第0991章 华律新法(第2/2页)
“你们别看这只是县里小事情,但是君主为主干,臣工为枝条,这地方百姓就是根须,他们若是被欺压,地方官吏贪得无厌,逼良为娼、逼得怨声载道,很可能就要起义造反了。而地方要稳定,除了有饭吃,有衣穿,地方富足之外,就是要在律法面前,保持平等,杀人者偿命,其它大小纠纷,由专门部门管理,各尽其责,没有枉法事情出现,朝廷信誉和威严才能立稳。”
长孙无忌、房玄龄、虞世南、辛公义、于志宁等人,听着罗昭云的言论,眼神一亮,脑海中的思绪也变得清晰不少。
罗昭云其实借用了三权分立的思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但是,又不是完全的使用,而是有选择地借鉴了一些,用在地方的管理方面,甚至用在朝堂的分权方面,避免一个人在地方大权独揽,搞一言堂,一手遮天,也避免权臣独断朝纲,到了废立皇室的地步。
尽管罗昭云暂时能够驾驭朝中文武重臣,那是因为自己立国第一任,加上许多手段和能力,可以威慑大臣们,可自己的后代子孙,长于宫廷之内,见识、能力、吃苦等有限,很难再有优秀人杰出现,王朝也只会越来越腐朽,这是封禁社会不可避免的,他如今把制度尽量做的合理,就是能够延续未来的国祚。
辛公义作为刑部尚书,如此能够把刑部的管控和权力,不断下沉到地方,对这个部门还是有好处的,他自然乐得见到。
“陛下考虑周全,臣赞同此议。”
虞世南、房玄龄等人,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妥,的确对地方管控力加强,而且会避免许多冤假错案、枉法渎职的案件发生,使得地方判案子更加专业化,有审批系统逐层上报朝廷,也能有效管理地方。
“臣也赞同。”几人都拱手表态。
罗昭云扫了一眼这几位肱股之臣,基本都是心腹可信之人,开口道:“此事由刑部尚书辛公义牵头,大理寺卿房玄龄、内使虞世南,你们两人参与,到时候再叫上魏征,继续议此事,一个月内能否出方案?”
辛公义朗声道:“陛下如此信任老臣,焉敢渎职怠工?臣定会提前完成,拟出草案。”
罗昭云微微一笑,说道:“甚好,今日便议到这吧,晌午了,诸卿都回去吧。”
这几位臣子,识趣告退,施礼后离开了皇宫,刑律新法之事基本这样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