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高蛋白食品(第2/3页)
翌晨出发前,裴该特意关照妫昇,要他增加十三岁以上孩童的口粮定额:十三岁到十五岁多加三成,十五岁以上等若成人。随即快马加鞭赶回淮阴县城,等找到卞壸一打问,还好,卞望之终究是个明白人啊。
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理论上读书人的迷信思想都要比老百姓来得淡薄一些,即便迷信,也大多信那些风雨雷电之类难以捉摸的自然现象,认为乃上天的警示,至于虫豸,看得见、摸得着,伸出两枚手指来就能轻松掐死,怎么可能以之为神?当然,卢怀慎之流脑袋里有屎的另说。
因此在接到裴丙传来的急信后,卞壸也急了,当即分派小吏们前往各乡,去督促百姓捕杀蝗虫。他还特意把裴丙所说的裴使君食蝗之事遣人在县内大肆散播,以打消自耕农们的顾虑。
裴该返回之后,又生一计,下令各乡百姓可以用蝗虫的尸体来县城交换食粮——一斗蝗虫换一升糙麦。中国固然是个大吃货国,但只有在保证了温饱的前提下,才可能去追求口腹之欲,普通老百姓是不会管什么高蛋白健康食品的,想让他们快速打消顾虑,以蝗虫为食,可能性相当之低。不如都先攒起来再说吧。
虽然可换的粮食不多,对于穷苦百姓而言,终究是一笔额外的财富,尤其在这青黄不接的时间段,往往一升糙粮就能让一家人多攒点儿气力,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秋收劳作中去。相信有了这条政策,百姓们捕杀蝗虫就会有所动力了——而不仅仅是听从于县署的命令,和震慑于官吏的监督。
至于裴该,反正目前还有不少存粮,不在乎多散出去一些。若是能够减少新粮的损失,哪怕付出两倍的陈粮,那也值得啊!因为一场收获并不仅仅提供粮食而已,还能够一定程度上安定人心,稳固官府统治。倘若赤地千里,即便家里还有足够的存粮,也必然人心惶惶,感觉看不见前途和希望啊……
幸运的是,蝗灾主要在黄河流域比较干旱的地区产生,江南绝少,淮南地区则往往只是受到波及而已。这次源自青州的蝗灾也是如此,真正渡淮而来的蝗虫并不算多——估计也就比淮阴县的人口多那么十来倍吧——因为及时加以捕杀,为害并不太过严重。事后统计,屯垦地仅仅减产两成左右,各乡自耕农的田地,减产也不超过四成。至于淮阴以南各县,则基本上没有被灾。
原本一个好好的丰年,就此估计会变成平年……但还好,只要收获之期风调雨顺,还不至于遭逢歉年,更不象青州很多郡县似的几乎颗粒无收,对此裴该就已经很满意啦。
收上来将近三百斛的蝗虫,裴该原本打算在全县范围内发起一场健康食品运动的,但最终却以彻底失败而告终。老百姓一瞧田里还有收成,谁会去吃虫子?至于富贵人家……说实话虫子真不算什么美味。
卞壸见天儿跑来请求,说那些虫子都烤熟了,倒是一时间还不会腐败,但使君你留着它们究竟有啥用呢?又没人吃,还是及早掩埋了为好。裴该仔细考虑了一番,突然间心生一计,下令把熟蝗虫全都用大磨碾碎,掺杂在陈麦之中——三百斛虫渣,掺了五千斛麦子——然后遣高乐押送到豫州去。
高蛋白啊,埋了多可惜,不如充作祖逖的军粮吧,相信祖家军吃了这种健康食品,肯定体力丰沛,杀起胡贼来就跟捏死几只蝗虫一般容易。当然啦,这事儿不能明说,只宣称是秋粮未收,县中缺粮,所以采集了很多野菜、野谷掺杂在陈麦当中。反正这年月普通大头兵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基本上全都是五谷杂粮,还往往带着谷糠,杂着稗子,甚至掺着碎石,对于这些“虫粮”嘛,应该不至于入不得口吧。
可是刚解决了虫子问题,卞壸又跑来找他了,神情焦虑地说道:“探子来报,青州有五郡近三十县被灾,几乎绝收;徐北亦有十余县被灾,大荒。料想必会有大群流民离乡南下,不日便将渡淮而南,入于淮阴县境——使君应当早做准备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