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交割燕云(第2/3页)
燕京城里的民众,手捧香火,迎导宋军前行,并高声欢呼道:“契丹既灭,水泊梁山归国,王师入城,复见天日。”
燕京城里,人人相互庆贺,家家兴高采烈。
收复燕京,终于实现了宋朝皇帝的百年梦想。
不过——
童贯入城时曾发生过一件小事,似乎有不详的意味。
当时,已有一小部分宋军入驻燕京。
第二天,童贯、蔡攸等宣抚司人马,以及王安中、詹度等燕山府官员,才开始向燕京挺进。
为了安全起见,童贯令郭药师率领常胜军担任先锋,走在最前边。
城中宋军望见常胜军朝燕京而来,以为是金兵或是辽国余孽趁机来抢夺燕京——这也不怨燕京城中的宋军误会,因为常胜军仍然穿左纫军服,没换穿宋军军服,因此很像是辽军和金军。
于是,宋军“弃军即遁,营中大扰”。
郭药师赶紧派人前去说明,这才“抚之方定”。
这件事,也说明了宋军中弥漫着一种对辽军和金军的恐惧心理。
不管怎么说,童贯和蔡攸都带大军进入燕京城了,这意味着燕地收复了。
然而——
还没等童贯、蔡攸等人庆祝燕地收复,金使就来了。
金国这次派来的使节是撒卢母和高庆裔。
他们是奉完颜阿骨打之命来将当初宋金签订的合约的副本交给宣抚司的。
看见这份合约,童贯、蔡攸等人就是一阵头疼。
按照这份合约的约定,燕地官员的钱物,燕地的奚、契丹、渤海等族人,还有平、营、滦三州都是金国的,另外燕地的赋税也是金国的,还有之前谈好的岁币,也必须如数给金国。
这是当初两国说好的。
再者说,没有金军威胁,李衍也不可能将燕云给宋国,这是抹杀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金国的十五万大军可还在松亭关和榆关外,如果不让金国满意,金军明天可能就会攻打松亭关和榆关,然后南下。
之前那两场大败仗,已经让宋军从上到下都畏惧辽军,而金军还是一败再败辽军的强大存在,更是宋军将士不敢惹的,所以,自童贯以下,全都不想跟金军发生冲突。
基于此,童贯等人一商量,最终决定履行之前签订的条约。
当然,也不是完全按照之前所约定的给付。
例如,燕地官员的钱物,就不能给金国——燕地的官员,大部分跟李衍走了,一小部分投降宋国了,不论是哪者,都不方便剥夺他们的财物给金国。
所以,这部分只能是折现。
奚、契丹、渤海等族人本就不是汉人,童贯等人正愁怎么处理他们,既然金国愿意要,索性就全都给金国好了。
平、滦、营三州目前还在原辽国平州路副节度使张觉手中,因此完全可以推出去。
燕地的赋税和岁币也都是钱的问题,给。
总之,按照赵佶的指示,钱能解决的问题,对于他们大宋而言就不是问题。
见宋国君臣这么好说话,金使提出了一条让宋国君臣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的条件——索要常胜军。
当初,宋金约定,将松亭关、榆关以外的民户都划归金国所有。
常胜军自郭药师以下的八千余人,原来都是辽东人,因此,全都应该遣返回去。
童贯对于金人的这个无理要求,非常气愤。
童贯对左右说:“常胜军与郭药师早就归降我朝,都已按功授官,这怎能遣返呢?”
可宋国上下又都惧怕金人南下,不敢得罪金人。
最后,点检文字李宗振向童贯提出一个建议:“是不是可以用燕人来代替常胜军?如果可行,那么不仅常胜军仍然是我之军队,而且,又可得到燕民的田产交给常胜军自己经营,不用国家再调拨钱粮来养常胜军,此一举而两得也。”
童贯等人听后,觉得这个建议不错,遂立即写成奏章,申奏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