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场人物简介(第2/3页)
路易七世:法国国王,第一位宣誓参加十字军东征的重量级人物。
曼努埃尔一世·科穆宁(Manuel Ⅰ Comnenus):阿历克塞一世·科穆宁之孙。
努尔丁(Nūr al-Dīn):阿勒颇埃米尔,赞吉的次子。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第十二至第十五章)
阿马尔里克(Amalric):鲍德温三世的弟弟,第六任耶路撒冷国王。
鲍德温四世(Baldwin Ⅳ):阿马尔里克之子,第七任耶路撒冷国王,又称“麻风王”(Leper King)。
腓特烈·巴巴罗萨(Frederick Barbarossa):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三世之侄。
格里高利八世(Gregory Ⅷ):呼吁发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教皇。
吕西尼昂的居伊(Guy of Lusignan):法国贵族,第九任耶路撒冷国王。
亨利二世(Henry Ⅱ):英格兰国王,阿基坦的埃莉诺的第二任丈夫。
伊萨克二世·安格鲁斯(Isaac Ⅱ Angelus):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的拜占庭皇帝。
腓力二世·奥古斯都(Philip Ⅱ Augustus):法国国王,路易七世之子。
沙蒂永的雷纳尔(Reynald of Châtillon):安条克亲王,他鲁莽的举动导致了耶路撒冷王国战败。
“狮心王”理查(Richard the Lionheart):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和阿基坦的埃莉诺之子。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主要人物。
萨拉丁(Saladin):谢尔库赫(Shirkuh)之侄,为伊斯兰教世界重新夺回了耶路撒冷。
谢尔库赫:努尔丁麾下的库尔德将领,埃及维齐尔4。
莱切的坦克雷德(Tancred of Lecce):西西里王国诺曼王朝的国王,也被称为“猴王”(Monkey King)。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第十六章)
阿历克塞三世·安格鲁斯(Alexius Ⅲ Angelus):拜占庭皇帝,伊萨克二世之弟。
阿历克塞四世·安格鲁斯(Alexius Ⅳ Angelus):拜占庭皇帝,伊萨克二世之子,与十字军结盟。
阿历克塞五世(Alexius Ⅴ):拜占庭皇帝,推翻了阿历克塞四世的统治,又被称为“浓眉”(Mourtzouphlos)。
博尼法斯(Boniface):蒙费拉侯爵(Marquess of Montferrat),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领导者。
恩里科·丹多洛(Enrico Dandolo):威尼斯总督,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领导者。
英诺森三世(Innocent Ⅲ):呼吁发动第四次和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的教皇。
伊萨克二世·安格鲁斯:拜占庭皇帝,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之前被阿历克塞三世推翻。
蒂博(Thibaut):香槟伯爵(Count of Champagne),“狮心王”理查的外甥。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第十七章)
卡米勒(al-Kamil):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十字军东征期间的埃及苏丹萨拉丁的侄子。
安德鲁二世(Andrew Ⅱ):匈牙利国王,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的领导者。
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又被称作“世界奇迹”(Stupor Mundi)。
布里昂的约翰(John of Brienne):耶路撒冷王国摄政,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的领导者。
利奥波德六世(Leopold Ⅵ):奥地利大公,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的领导者。
科隆的尼古拉斯(Nicholas of Cologne):德意志牧童,儿童十字军的领导者之一。
佩拉吉乌斯:枢机主教,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的领导者。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第十八章)
腓特烈二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第六次十字军东征的领导者。
格里高利九世(Gregory Ⅸ):何诺三世(Honorius Ⅲ)的继任者,对腓特烈二世处以绝罚5。
何诺三世:呼吁发动第六次十字军东征的教皇。
约兰德(Yolande):布里昂的约翰之女,耶路撒冷王国的继承人。
第七次和第八次十字军东征(第十九至第二十一章)
拜巴尔一世(Baybars Ⅰ):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