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恶人”威廉(第2/5页)
这次胜利为罗马赢得了暂时的平静,但无助于解决北方其他地区的问题。同时,腓特烈一世无意与支持共和的理想主义者打交道。面对以共和主义之名顽抗的北意大利城市托尔托纳(Tortona),他彻底摧毁了整座城市,驱逐全城居民。情绪暴躁的他随后把目标转向罗马城。
阿德里安处境不妙。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对罗马的统治多么虚弱,因为残酷的现实使民众仍希望实现自治,而且他并不信任过于强大的腓特烈一世。阿德里安刚刚取得对共和主义者的暂时胜利,不愿成为德意志皇帝的棋子。他在城外扎营等候腓特烈一世。
二人的会面并不顺利。德皇打算以罗马主人的身份进城,而教皇顽固地坚持自己的尊严。腓特烈一世一开始就因礼仪问题争吵不休。他拒绝按照惯例,步行为教皇牵马引路,声称自己不是马夫。但阿德里安明确表态,没有这个程序德皇不得进入罗马城。腓特烈一世拂袖而去,但随着他明白教皇不可能让步,他又重新安排会谈,勉强照办。
随着不快之事烟消云散,二人也达成协议:任何一方都不得与西西里的威廉一世、拜占庭的曼努埃尔一世或罗马城的共和主义者媾和;作为回报,阿德里安同意将腓特烈一世的敌人统统逐出教会,而德皇将遵从教皇的权威。
阿德里安出于非常充分的理由选择在罗马城外会面。二人正式而隆重地骑马走向城门,却遇上了共和主义者派来的信使。他们声称,只有腓特烈一世先赠送5000磅黄金作为“献礼”,并保证他们世代相传的“权利”不受侵犯,方可准许二人进城。随后这些信使又发表长篇大论,宣扬罗马的光荣传统。腓特烈一世中途粗暴地打断他们,简短地表示“罗马的伟大就在其身后。我来这里不是为了献礼,而是要得到属于我的东西”。
说完,二人顺利进城,腓特烈一世正式加冕。然而,举行加冕仪式已经超出了罗马市民忍耐的底线。这座城市秉持着独立自主的理念,而皇帝加冕的消息引发了市民的愤怒。就在腓特烈一世离开教堂时,示威人群攻击了他的队伍。德皇毫无准备,街头打斗持续到深夜。到了第二天上午,城内的秩序得到恢复,但双方均伤亡惨重。德意志的贵族已经失去了对意大利的兴趣,明确表示希望回国,而作为封建君主的腓特烈一世无法拒绝。阿德里安请求他继续当初进攻西西里的计划,但不到一个月德意志人便撤军离去。
教皇处境危险。为了满足腓特烈一世的要求,他削弱了自己在罗马的地位,但没有得到任何切实的回报。不过幸运的是,他还可以利用另一位皇帝。曼努埃尔一世正在为自己的侵略计划积极备战,并致信教皇,愿意做“教廷的左膀右臂”。46对阿德里安来说,谁击溃诺曼王国无关紧要;如果德意志人不愿相助,远方的拜占庭人也是可以接受的选择。他致信曼努埃尔一世,对他侵略西西里的行动送上满满的祝福。
曼努埃尔一世的外交手段炉火纯青,他的使者发现了蓄势待发的意大利盟友。意大利半岛上的诺曼贵族从来没有真正甘心接受巴勒莫的统治。距离罗杰二世统治他们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在他们看来相对温和的继承人威廉就是软弱的象征。拜占庭人用黄金激发了他们内心反抗的愿望,不久之后叛乱遍及整个南意大利。
相比于德意志人,叛乱的诺曼贵族和拜占庭人对西西里构成了更可怕的威胁。贵族们熟知地方情势,并出兵征战,而曼努埃尔一世则提供船只舰队和招兵买马的资金。
为了削弱西西里的势力,叛军首先进攻大陆上忠于威廉一世的意大利城市。第一个目标巴里是诺曼人在意大利最重要的大本营,也是曼努埃尔一世特别希望收复的城市。不到100年前巴里还是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至今希腊人仍是这里的多数人口。忠于威廉一世的守军本已准备抵抗,但随着盟军逼近城下,本地居民打开了城门。盟军进城后开始大屠杀,所有忠于巴勒莫的人均惨遭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