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第3/4页)

由于年事已高,爱德华将日常政务转交哈罗德处理,自己则全心关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修建——这是他统治时期的一项宏大工程。哈罗德掌管国事的地位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他被称作“subregulus”,意思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们甚至称他为“Dei Gratia Dux”(承上帝洪恩的公爵),这样的称呼通常只有皇室才能使用。事实证明,他是一位细心的总管,处理外交事务比爱德华更加有力,这主要归功于他的铁腕领导。与国王不同,他也是一位优秀的勇士,愿意在必要的时候准备战斗。他在强大的威尔士边境(Welsh Marches)19初试牛刀,英勇不凡,他的劲敌的首级被当作礼物献给他,以求得和平。然而,和所有贤能统治者一样,他知道暴力的局限性。如果可以,他总是更倾向于不流血的协商。哈罗德用非暴力手段平息了至少三起叛乱;这些都是他外交策略的成果。

到了公元1057年,“忏悔者”爱德华显然不会育有子嗣了。出于个人意愿或是生理缺陷,这位国王从未与戈德温的女儿同房。有人认为,抗拒戈德温的女儿是爱德华反抗他的一个小小尝试,但导致的实际结果是国家要开始寻找王位继承人了。他们发现皇室有一位男性亲属生活在匈牙利,于是派出一个代表团将他接回国。然而,此人抵达英格兰不久便去世,只留下一个5岁的儿子埃德加。显然,这个男孩过于年幼,无法继承王位,但这一危机看似已经避免。爱德华只需要活到埃德加成年即可。

一切看起来都有条不紊,哈罗德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离开英格兰,前往诺曼底。他这么做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贝叶挂毯只显示他不做任何解释便登船离去。随后,诺曼人宣称他来诺曼底,是为了确认威廉是否要求登上王位;但英格兰人则用同样不太可能的一种解释加以辩护:他出海捕鱼,但因海风偏离了航向。但哈罗德可能性更大的动机则是要确认被囚禁在鲁昂的兄弟和侄子是否获释。然而,不管目的是什么,哈罗德的船只被迫登陆邻邦蓬蒂厄(Ponthieu)。他被当地的伯爵俘虏并关进监狱。

威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如此幸运。可以说王位的主要竞争对手落入他的手中。公爵迅速要求蓬蒂厄伯爵交出哈罗德,将他护送至鲁昂,盛宴款待。随后,他亲自向哈罗德展示武力,邀请他加入反对邻邦布列塔尼的战争。哈罗德一如往常地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演习期间给东道主留下了深刻印象——贝叶挂毯显示他将两名诺曼士兵从危险的流沙中拉出来——但他不能对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抱有幻想。尽管吸引了大量关注,但众所周知他只是一个囚徒。刚返回鲁昂,大家就清楚威廉提出什么条件方才释放了哈罗德。

哈罗德被迫宣誓支持威廉登上王位,并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倾尽全力帮助威廉成为英格兰国王。仪式结束后,哈罗德获释。尽管他不得不告别自己的兄弟——二人从此再未见面,至少令他宽慰的是,他见到了侄子,而且威廉同意给其自由。然而,前往英格兰的返程之旅或许并不美好。

抵达英格兰后,他发现另一场危机正在酝酿着。弟弟托斯蒂格被任命为诺森布里亚伯爵,但因治理不善,引起臣民不满。他们闯入托斯蒂格的家中,将所有能搬走的东西全部掠走,将逃跑不及的人全部杀死,并扬言如果他胆敢再来约克,将会面临同样的遭遇。彼时托斯蒂格正陪同国王狩猎,得知消息后彻底惊呆了。爱德华似乎与托斯蒂格关系亲近,这一消息惹怒了生性暴烈的他。国王迅速召集军队,但反响冷淡。显然采取军事行动已经不可能了。由于哈罗德本人认识所有相关人士,包括诺森布里亚的叛军首领,国王派他作为官方使者前往处理叛乱。哈罗德在诺森布里亚陷入两难。叛军首领明确表示绝不同意托斯蒂格返回,如果不将其流放则绝不放下武器。哈罗德要么支持家族,令国家陷入内战,要么背叛兄弟,将其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