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品人识鉴(第11/11页)

王导的意思是,洛阳的舆论,都把我比作王承、阮瞻,我当然也很推崇这两个人。但还是希望大家一起推重王衍,他风神秀彻,才能出众。

在这里,王承(来自太原王家,而非琅邪王家)和阮瞻属于外人,而王衍属于王导的族兄,按后人的想法,在这里应该谦虚一下;但实际上王导没有谦虚,依旧推重自己的族人王衍。

继续看:

有人问侍中袁恪之:“殷仲堪何如韩康伯?”也就是说,殷仲堪和韩康伯比,谁更强?恪之答:“理义所得,优劣乃复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意思是,两人义理上的成就,优劣难分,可门庭闲静,名士风度,这一点,殷仲堪比不上韩康伯。所以,后来,殷仲堪在哀悼韩康伯的诔文上这样写道:“柴门白日闭,清幽庭院闲。”

王恭曾问谢安:“支遁法师与我祖父(王濛)相比,怎么样?”

谢安答:“王长史玄谈,意趣清新。”

王恭又问:“和刘尹(刘惔)比怎么样?”

谢安答:“哎!刘尹才能出众。”

王恭说:“如您所言,法师比不上他们吗?”

谢安答:“这正是我的意思啊。”

品评之风虽发端于东汉后期,但当时多关注人的道德层面,到魏晋时则更多地落在人的形貌、风神、气度上,这个微妙的转化说到底是对个体生命之美和个体生命价值的关照和肯定。反过来,在这种时尚下,人人都注重自己的风神。

戴渊是扬州人,少好游侠,经常带人蒙面伏于芦苇荡,于江淮间抢劫过往客商。

有一次,碰到陆机由江东返回洛阳,带的东西很多,装满了船头,一下子就被戴渊给瞄上了。戴渊于岸边盘坐于胡床之上,舞剑调度,指挥着手下抢劫,动作潇洒,面色从容,所谓“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

陆机看个满眼,不禁于船头赞叹。

也就是说,在魏晋时,连一个强盗在打劫时都具有名士风度,一个时代的特质由此可见全豹。

可以说,在魏晋品评中,论者往往以鲜美光洁的词语来形容名士,本条中的“清简、温恬、高迈、清令、弘通、清便、远致”即是如此。

同时,对美的外貌进行深情地肯定。

因为魏晋之人最可爱的一点,就是他们不相信所谓“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他们认为“以貌取人”是一件相当靠谱的事,一个人内在的东西,他的思想、精神、品质和风格,一定会通过外貌体现出来。

这种大胆咀嚼生命之美的时代,还有吗?

阿龙阿龙

王丞相拜司空,桓廷尉作两髻,葛裙策杖,路边窥之,叹曰:“人言阿龙超,阿龙故自超。”不觉至台门。魏晋人多有小名,连一朝宰相也很难不被叫来叫去的。

桓温的父亲桓彝,在路边窥视宰相王导:“都说阿龙洒脱,阿龙确实洒脱。”

洪迈在《容斋随笔》里以南宋人的视角去看晋人,颇不平:“呼三公小字,晋人浮虚之习如此。”

阿龙是王导的小名,在宋朝人洪迈看来,喊一朝宰相的小名是不可思议的,以此指责魏晋时人们的放肆。

可笑啊!

说的当然是洪迈。

有人说,桓彝呼王导小名,肯定是因为桓彝比王导岁数大。其实呢,两个人都出生在公元276年。

魏晋人的小名,多以“阿”打头,比如王戎小名叫阿戎,王导小名叫阿龙,王敦小名叫阿黑,王澄小名叫阿平,王恭小名叫阿宁,袁宏小名叫阿虎。

亲切如此,可复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