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2/3页)
“最先废除宗族管理制度,成立家族企业的家族,我有几个好地方,和一个好产业推荐给他们做。”孙享福解释道。
“什么地方?”
“什么产业?”
听到孙享福卖关子,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不让李世民追着孙享福后面问了,这样会显得他这个皇帝很没面子,一起抢嘴问道。
孙享福答道,“河南道的亳州,禹州,江南道的吉州(今樟树市的区域),河北道定州(今安国市的区域),这四个地方,皆是农门勘定的,最适合种植药材的地方,咱们大唐现今的大部分药材,都适合在那边大面积种植。”
这四个地方,在后世,可是被誉为我国的四大药都,是我国大部分中草药的出产地,不过要到明清时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现在,还尚未形成规模。
“善阳制药厂出产的中成药丸,一直是市场上的紧缺之物,亦是西域番邦向我国采购的主要必需品,然而,由于药材产量不足,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许多药丸,一粒就卖到了几贯钱,这几州之地,如果成规模,大面积种植药材,当地的百姓,想不富也难啊!”长孙无忌有些贪婪的道。
药材如果论斤卖,尤其是紧缺类型的,其价格可能达到粮食的几十,甚至上百倍,这可是比蓝莓,花椰菜等有益蔬菜水果还不愁销路的超经济作物,即便是他长孙氏现在已经是天下巨富,也不想坐视这样的肥水流了外人田。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是的,以大唐现在的粮食价格,和可用于充当食物的作物产量来看,市场的供需基本已经饱和,为了外部战略需求而种植太多粮食的话,百姓利益受损太大,应该改正,是时候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了。”
大唐现在可以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可不少,比如棉花,在水源充足,气候温暖的南方种植,产量比关中要高的多,大面积推广种植技术之后,市场上的货物就会增多,然之后,就是价格大幅下降,这就会让普通的百姓,也能低价享受到更舒适的衣物,铺盖等生活必需品了。
再有农门从西域各国引进回来的蔬菜,水果,其产量远远大于麦,糜等粮食作物,价格也更高,种植难度还不大,多种植一些,能够让百姓的收入增加很多。
对付世家的最好的办法,其实不是什么政策计谋,只要在富民的道路上走下去,就一准能够成功,大唐现在只有三千多万人口,却掌握着比后世我国至少多三倍以上的资源,只要开发利用程度稍微提升一点点,百姓的富裕程度,就能轻松的超越后世的一些发达国家。
现在,大唐差不多已经度过了以吃饱肚子为目的农耕阶段,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农耕,让大家的生活质量更高,孙享福只是稍微给李世民提个醒,他基本就能懂这其中的意思。
“正明的意思,是不是,咱们国内现在什么东西贵,就多种什么,多产什么?”房玄龄听了孙享福的话,也是连连点头,接话道。
“是这个意思,不光是农作物方面,其它百姓生活必需品方面,也是如此,比如现在售价依然有些高的盐糖制品,咱们大唐沿海数千里,岛屿上万座,能够开发多少盐场?为何还要让百姓吃盐的时候紧巴巴的,花高价买盐?我看,光是靠开辟盐场,咱们至少也能在沿海推出十几个能够实行免费医疗,教育,养老体系的州县。”
孙享福这么一说,李世民几人眼前顿时一亮,这档子事情,可不能只富了韦家一家,拿出来大家共同富裕,提升整个国家百姓的生活质量才好。
然之后,他们又结合从世家子那边得到了一些关于资源分布的信息,想到了很多个开发的点,只等魏征和马周的律法和管理规定弄出来,就能至少上百的州县,一定程度的开始享受医疗,教育,养老方面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