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春耕调整(第2/3页)

善阳那边由于昼夜温差大的原因,种出来的瓜果比关中还甜,棉花结的棉桃,也比关中的还多,这就是土地肥沃,日照充足的优势。

不过,那边也有一个劣势,就是普通百姓没有关中的百姓善于耕种,去年那边的棉花瓜果,其实大多都是各大世家门下的汉民百姓们,在孙享福的指导下种植出来的,今年,要更大范围的上马这种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经济作物,就势必要让很多刚刚接触农业的牧民参与,在技术支持方面,承担的压力会大很多倍。

“臣尽量力求高产吧!”

关中的百姓,要适应精耕细作都得需要好几年的功夫,更加别说那些此前没有接触过农耕的牧民百姓了,所以,即便是孙享福,也不敢把话说的太满,他知道李世民这么调整打的是什么算盘,善阳之地的免税期,可是今年到期,将这些经济作物转移到耕地面积更多的北地,大唐今后的税收,恐怕会再度增加。

“陛下,如今正月就要过完了,臣打算立即组织百姓开始整田,另外,农部预留了三十万亩试验田,还需得陛下派人帮臣给整出来。”

“试验田的事情,朕此前在奏报上面看到过,不过,还没有完全明白它的作用,你可否与朕讲一讲?”

“其实就是根据关中当地的气候,以及土壤条件,试种一些农作物,根据实际情况,优化作物的种子,使其产量更高。比如,小麦,经过了春化的种子,和没有经过春化的种子,在不同的地区种植,产量都不同。还有储冷问题,不同的储冷量,也能改变种子的一些属性……”

好吧!李世民确定了这些东西《齐民要术》上完全没有讲过,他基本听不懂,就没有兴趣再听下去了,作为帝王,他只需要懂得怎么用人就好,待得孙享福换气停顿的当口,他又道,“那个,花椰菜,今年关中也会种植一些吧!”

“会种的,这种菜,能够很大程度的帮助人防御疾病,对于皇后娘娘的身体有好处,臣将种植技术传下去后,今年分开时段,种两到三茬,应该是没有问题。”

“嗯,如此妙物,朕不能独享,须得多种些才好,届时,朕会用来赏赐大臣,克明府上,就要多送一些。”

李世民这是又要行收买人心之举了,孙享福当然不能反对,此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大唐顶尖朝臣们对于新农作物保持足够的重视,这样,对于农耕事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陛下,荆襄方面的事情谈完了,农耕方面的事情也谈完了,是该谈谈长安几处商业广场的事情了。”

长孙无忌提醒了一句,李世民顿时恍然,点了点头,示意,长孙无忌可以问。

“正明,各处商业广场的地基已下,待春耕过后,就会大量的招募工人开工,然而,光是长安几处工地的投入,就将达到数百万贯,想要将其在全国推行,只怕难度会更大,若是要等到八年十年之后,只怕不美,正明可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加快各地商业广场的建设步伐?”

说到生发之道,大唐除了孙享福,还能有谁可以问,长孙无忌觉得,这事,只要问孙享福,就肯定能够解决。

还真是,几乎没多想,孙享福就答道,“除了借贷之外,引入地方资本合作是一方面,和长江水运商业一样,您不能指望一家把所有的生意全都做完了,获得本地人的支持也很重要。另外,每一个广场,都会有很多间商铺,有些商户,其实可以成为广场的标配,也就是说,在每一家商业广场,都必然有他们开设的同品牌的铺面,对于这样的合作商家,可以要求他提前出资,或售或租都可以,如果相应的给予一些租售上面的优惠,相信他们会很乐意提前出钱的。”

在后世,一家大型的商业广场,甚至是很多普通的房地产,一般都是打个地基,就开始卖房子招租了,等楼建到一半的时候,后面所需要的投资,差不多都可以从售房款里出了,作为一个后世人,孙享福自然也看过很多这样的成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