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一环扣一环(第2/3页)

卢仪此言一出,其余的几位卢家族老也深以为然,农业竞赛,其实没有什么巧,谁地多,谁劳力多,谁最后就必然产出多。

当然,这是指从前,在花椰菜和蓝莓上,却未必。

得了族老会的意见,卢文仲马上安排了属下的人去执行了,其余几家在善阳有主事之人的如博陵崔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也纷纷效仿。

于是,一幕奇景出现了。

善阳城内各条街道上,数十张大红纸书写的招工启事牌被各家的仆人举的老高,举牌的人像做生意的小贩一样,不断的吆喝人过来应聘,而且,只是一上午的时间,月薪便从一千二百文,喊到了一千五百文。

在孙府吃午饭的李世民看着前来汇报情况的孙享福后,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笑容道,“这就是你在善阳搞这个全军大比真正的用意吧!”

“呵呵,陛下慧眼如炬,臣这点小心思,自然是瞒不过陛下的,有了这些外来劳动力的加入,北地的发展会更加快速,两年之内完成周边六百里的开发,三到四年,完成所有二类地的开发,五年左右,将上齐城和乌兰城全部建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孙享福先是拍了一记马屁,又将自己看到的远景说出来道。

“有你说的这么轻松就好了,他们几家,不过是招募到了一两万人而已,就算对北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不会像你说的这么大,据朕所知,那二类土地,是善阳往东向的八百里之地,今年,才不过开发出来一点点吧!”李世民悠悠然的道。

“这可不是臣夸张的说,善阳全军大比活动,只是整件事情的一个引子,它起到的最大的作用,是让少部分外来人口熟悉了善阳,并且把善阳的一些消息传递了出去,相信,在大比结束之后,会陆陆续续的有人赶来善阳做工的,因为,今天上午几大家开出的工价和待遇,在大唐其它任何地方都不会有,包括长安,所以……”

好吧!孙享福构想的北上打工潮,真的就快要到来了,因为,条件越来越成熟了。

首先,是人口最多的关中,已经推行了公民制度,关中的数百万百姓,可以自由的出行了,而随后,北地,或者中部荆襄地区,也会跟着实行公民制度,那么,基本就等于大唐一大部分的人口,都可以自由选择外出工作了。

老百姓们可都不傻,有更轻松,更高薪的工作,他们为什么不做?尤其是在那些田地产出还处于底下水平的地区,月薪一千几百文,可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高薪,而且,做的,只是他们平时都做的农耕活而已,谁会不动心?

这样的画面,其实一点都不难想象,李世民只要稍微脑补一下,就知道孙享福所说的结果,然后,他就不再觉得餐桌上的食物好吃了,因为,他是个聪明人,想的比较多。

许久之后,李世民才将自己的担忧说出来道,“正明,咱们施政,要放眼全国,可不能只是把北地经营起来了,其它地方,却继续穷困潦倒。”

闻言,孙享福却是笑道,“陛下多虑了,只要咱们施政的效果,是让百姓富裕就好,不管他是在南方富裕的,还是在北方富裕的,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当他们富裕了,就会有更多的钱来改善自己的衣食住行的条件,咱们,只需要在适当的时机,从大方向上,助推他们一把就好。”

孙享福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李世民根本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就像此前孙享福说的,国家从关中收税,和北地收税,其实收到的都是钱而已,何必非要在意是从哪里收到的呢!有的收才是关键。

当然,将这些人都聚集到经济发达的善阳来,孙享福自然是有更深层意思的,当那些人们适应了善阳更加快节奏的生活,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于原本的那种落后,就会越发的不满,这种,到了一定程度,会反过来推动国家,满足他们更高质量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