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商鞅变法(第9/11页)

大家一看,就不敢再冒泡乱发言了。

秦孝公下令,任命商鞅为大良造,成为秦国首席大臣。

商鞅再次出兵魏国,包围了魏国的安邑。安邑曾经是魏国的发祥地,在魏国人的心目中,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意义再怎么重大,也挡不住秦兵的包围。最后,安邑守将不得不向商鞅举起了白旗。

商鞅认为,现在首都所在地,仍然不是最理想的。他说,应该迁到咸阳。于是,他上马了咸阳的宫殿项目,然后把首都迁到咸阳。

迁都咸阳之后,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

这一次他更加强了对人的管理,而且管理得一点几都不人性化,要求所有老百姓都以家庭为单位,不分男女,不分老幼,不论辈分,统统混居在一个家庭里,谁也别想做其他事。然后把散居的小村小乡都集中起来,成为一个县,设县令、县丞等官员,全国共设了三十一个县。这个制度就是郡县之初,直到现在仍然在沿用——当然,已经是升级版了。那个著名的“废井田”也是在这次变法中开展的。然后还统一了计量单位。

你一看这个变法,除了第一个太不人性化之外,其他的措施,对于老百姓来说还真的很实惠。所以,老百姓很高兴。但那个公子虔就不幸了。这哥们儿堂堂太子的班主任,天天在讲台上要求学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要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老哥子却不断地犯法,而且每次都被拿来当典型。商鞅第一次变法时,他被处罚了一次——当然,那次对于他来说,是绝对冤枉的。但这一次,他又犯了。商鞅当然不客气——老子正找典型,你就免费送上来,不处罚还真对不起了。于是,按法论处,这哥们儿受到的处罚是劓型——鼻子给商鞅一刀割了,丢到垃圾桶里了。

公子虔虽然丢了鼻子,但秦国的进步却非常神速。短短五年时间,秦国的面貌大为改观。周显王这时给那些老版诸侯欺负多了,这才觉得中原诸侯虽然跟他都有几百年的亲戚关系,但这些亲戚并没有谁把他放在眼里。倒不如秦国这样的西部诸侯,从来没有欺负过他。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秦国的身上,以为秦国离他那里很远,不会大老远跑来玩他的。现在看到秦国的力量越来越强悍,于是就派个使者过去,任命秦国为诸侯的老大。

其他诸侯看到中央都这样了,也都派出使团,祝贺秦孝公,说:“你以后就是我们的带头大哥了。”

秦国正式称霸。

不过,现在这个霸主的威力已经远远不及春秋时期的霸主了。那时小国还多,而且大家的心思也没有现在这么复杂,至少兼并诸侯的事还是很少发生的,抢个霸主当当,一来是面子大了,二来也拿到不少利益。现在可不同了,几个超级大国不是为了一点儿面子问题,更不是为了那一点点经济利益而到处打仗的,而是对别国都有领土要求,恨不得把人家都灭掉,自己统一全中国。

所以,这个霸主只是面子工程。

但每个人都是要面子的。你的实力不行,这个面子真的不好要。

秦孝公很爽。他命令公子少官带着诸侯在逢泽开了个诸侯大会,然后带着诸侯代表团去朝见周显王,结结实实地当一回诸侯大哥。

当然,商鞅比谁都知道,你当了带头大哥,自己在一边爽歪歪,就以为人家都真的会当你的小弟弟,从早到晚都听你的安排,那是大错特错的。要让人家服你,你还得打。

只有打,才显示出你的力量。

打谁呢?

还是打魏国。

谁叫他以前老欺负秦国,谁叫他又是跟秦国接壤,打起来既有借口又很方便,一出国门,就可以大打出手。

公元前340年,商鞅对秦孝公说,我们与魏国的关系,是绝对的敌我关系,不是他们搞定我们,就是我们灭掉他们。这些年来,魏国不断地自我下调智商,不是跟这个国家打,就是与那个国家发生武装冲突,国力已经很疲软。现在正是打他们的好机会。他们被我们一打,肯定会向东退却。我们就可以据黄河和崤山之险,向东制服诸侯。秦国的复兴大业就此可以奠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