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澜 第一百二十三章 晓喻盟友(第2/3页)
孙文炳代表淮东传过信便告辞离开,留下面面相觑,沉默不知该说何言的岳冷秋、邓愈、岳峙三人。
蕲春城经过一个多月的修复,倒是有些屋舍能够署理公务,岳冷秋便将行辕从低矮不便的营帐里移到修缮过的蕲春县衙。此时北风呼啸,十月中旬之末,已算冬时,室外渐有寒意,不过白露为霜在初冬暖阳的照耀下已然消失一尽,正是午时天温时分,岳冷秋与邓愈、岳峙在室里有着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惊——惊于淮东竟能行此瞒天过海之计,惊于淮东要在庐州投入多少资源,才能在战前将五万兵马悄无声息地送进荆襄腹地?
惧——惧于荆襄会战之后的淮东谁能堪敌?天下还有谁能制肘林缚?
怨——怨林缚到最一刻才通知蕲春,还递来手令使池州军务必将陈韩三歼于凤山。
疑——疑这一切是林缚欲骗蕲春,荆襄腹地并无淮东伏兵,不过诱使池州军跟陈韩三死磕……
“会不会枢密使意在使池州军与凤山陈韩三两败俱伤?”岳峙在岳冷秋面前说话没有那么拘束,将心里的疑问道出,他犹不信淮东能如此悄无声息地将五万兵马送入荆襄腹地。
岳冷秋闭目想了一会儿,说道:“你们去前垒准备打五云河及凤山之事吧,即使消息不实,我们也是在淮东军对黄陂发动总攻之后,再强攻凤山……”
林缚总攻白塔河、黄陂、熊家岗防线就在这一两天,现在派斥候、探马往庐州或荆州腹地进行验证已然不及,但只要在黄州的淮东军主力对白塔河、黄陂、熊家岗防线发动总攻,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邓愈吁了一口气,说道:“池州军怎么也算是跟着斩获大捷啊……”
岳冷秋点点头,按说有些事也应该想透,但临到头犹有许多不甘,故而心情抑郁,但也应该想透了。
在枞阳大败之后,池州军就再也没有独立的地位——之前不能违拧林缚关于整体战略的安排,在荆襄会战即将大获胜捷之际,更没有能力对林缚的手令阳奉阴违。那就只能依林缚所令强攻守凤山的陈韩三所部,再不济,也要将陈韩三死死地围困在凤山,使其所部不得逃脱。
邓愈话里的意思也很明显,作为带兵的将领,对胜捷的渴望要比勾心斗角来得更强烈,更直接……
陈韩三将他在江宁的退路完全堵死,他一定会垂死挣扎,也一定会困兽犹斗,池州军也许会因此承受很大的伤亡。但对邓愈等池州军将领来说,这时候与其想着保存实力,与其还陷在勾心斗角里拔不出来,还不如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捷来洗刷徽南、枞阳惨败所带来的羞耻。
※※※※※※※※※※※※※※※※
随州城。
一队兵马约五千余人,此时队伍的梢尾刚刚走出东门,队伍以四列沿驿道急行,展开有两里多长。排头的兵卒扛着青黑色的旌旗迎风展开,猎猎作响,这是罗献成留守随州的嫡系兵马,兵甲皆全,所选又是健卒,看上去兵强马壮,威风凛凛,完全意识不到这一去会是不归路,会是死亡坑……
罗文虎派周胜(狗剩)驰入随州请援,称王相叛变,引淮东军从淮山中脉佛猴岭一线潜入,一部袭樊城粮道,一部袭礼山——罗文虎在礼山猝不及防,叫王相率三千敌兵夺去东城,然而他犹率守军固守西城不退,请随州驰援。
留守随州城的罗献义、马臻等人,听得王相叛变,虽说大惊失色,但与王相在战前的言行对应,也就立即确认为真。
他们犹不能想像淮东军数万兵马大规模潜入柴山的可能,罗献义为罗献成的族弟,早年随罗献成贩私盐,常在淮山之间穿走,自然清楚将庐州隔绝在外的淮山中脉佛猴岭是何等的险峻曲折,哪怕一两百人的队伍要翻越佛猴岭去庐州,都要绕上大半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叫大股兵马通行。他们只当在王相的配合下,淮东军有数千兵马穿越淮山中脉潜伏进来,窥着时机分兵偷袭荆襄腹地的薄弱处,截断荆襄粮道,扰乱北燕在荆襄各地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