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卷十一 狂澜 第一百一十五章 袭城(第3/4页)

“吃屎的,这时候才知道查看,怎么叫敌兵打到城门口才有警觉?”阿济格出声呵斥,刚要一鞭子挥过来,陡然想到袭樊城的敌兵是从哪里来的——柴山押粮兵马!

“操!操!”阿济格痛骂道:“罗献成反了!”

阿济格又不知道罗献成与王相交恶的事情,罗献成也不可能在奢文庄与叶济罗荣面前自曝其丑,叫别人晓得他连自己的手下都管束不住。在阿济格看来,柴山押粮兵马是罗献成所派,柴山押粮兵马袭樊城那只能说明罗献成出了问题……

阿济格下意识地认定罗献成出了问题,一面叫扈兵将他的战甲、大刀拿出来,一面叫人敲响大钟,聚集襄阳全城兵马,准备渡河去援樊城。

阿济格登上他的驻防将军府西角的望楼,知府沈浩波也一脸汗水,气喘吁吁地奔跑过来。从望楼望向北岸,东城门、桥渡皆起大火,东门外粮营的位置有些火头,但正弱下去。看来粮营那边发生过战斗,但已经结束了,这也证明柴山押粮兵马就是袭敌。

东城门那里给挡着,看不清楚,但桥渡那边隔着千余步,大火腾起,将暮色燎烧得血红明亮,能清楚地看到桥渡守军的东垒已经给敌兵占领,地上尸体横斜。除了铁桩码头有一百多守军外,西垒离被袭地点较远,还没有给战火蔓及,但浮桥处就只剩下五六十守兵给两三倍的兵马压着打,只能勉强守住桥头。

南城门附近还没有敌兵出现,守军却慌乱地关闭南城门,竟然没有想到去支援桥渡!不然只要南城门及时派兵支援桥头,就能扳回劣势。

南岸要援北岸,浮桥最为重要。

“普阿马怎么带兵的!”阿济格恨得大叫。

片刻后,副将参领官佟瑞麟也登上望楼,说道:“柴山押粮兵马作乱,偷袭东城门及桥渡,末将已派南桥守戍兵马先过桥援北岸,其他详情不知!”

“详情不知,你不会睁眼去看!”阿济格对比他年龄大的佟瑞麟没有好语气。

桥渡分南北两岸,北岸桥渡守军为一营精锐,南岸桥渡守军也为一营精锐,其时浮桥上没有辎重车,也算是大幸,南岸一营兵卒能够飞快赶去北岸桥渡增援,要比乘舟船快得多。

阿济格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但是北岸桥渡守军给分割成三块,除了西垒外,桥头及铁桩码头都岌岌可危,特别是桥头的守军就剩下四五十人不到,甚至在桥头都站不住脚,要退到浮桥上来。在桥渡东北方向,袭敌另有一大彪人马正赶过来要越过东垒去打桥头,南岸的援兵即使及时赶到北岸,也会给压制在桥头打下出去。

桥头才多大一点宽度?要是不能从桥头往北面打开,一直给压制在桥头,便是有十万援兵也发挥不出作用来。

阿济格看后来赶来打北岸桥头的袭敌,其兵甲在火光映照下明亮异常,应是袭敌主力。既然这时候能肯定柴山押粮兵马就是偷袭的敌兵,那袭敌的规模就不难判断,足足有五六千人啊。普阿马在北岸就两千多兵马,还给打得措手不及,连东城门都失掉了,阿济格痛苦地蹙起眉头来,他想上战场想得发疯,但是没有想过要在这种情况下上战场……

现在有五六百援军给堵在桥头,打不过去,要派更多的援兵,只能乘舟船渡河过去,要不然叫普阿马的兵马在樊城里给袭敌歼灭,叫袭敌夺去樊城,问题就会非常非常的严重。

阿济格对问题的严重有着清楚的认识,对襄阳知府沈浩波及副将佟瑞麟说道:“我去援北岸,你二人守好襄阳城,派快骑去荆州、石城报信,就说罗献成反了,柴山押粮兵马有五千余精兵袭樊城……”

“罗献成不可能反!”沈浩波抓住阿济格。

“你怎知他没反?”阿济格瞪眼看向沈浩波,从樊城遇袭一刻起,他对降臣的信任度就急剧下降。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