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卷七 山河碎 第三十五章 整顿(第2/3页)

林缚这次要对诸县及淮安府兵进行整编,淘汰老弱,统一在淮安府之下设淮安府军,立兵册,将校皆奏请朝廷封赏武官衔,共编十六营步卒,四营水师,共一万两千卒。诸营将官、兵卒以及防区大体不变,钱粮自筹则改成由各县按比例分摊,由淮安府统一调拨分放。奏请朝廷委任知府刘庭州,通判张玉伯为正、副团练使,负责淮安府军的训练,战备以及诸县城池、战具建造、修缮。

只要编了兵册,武官入籍,又申明指挥调度权限在府衙,大敌来临,调兵不应者就要考虑能不能承受抗命不遵的后果了。不像以前,想调兵也不知道调谁,更不知道要抽调多少兵力合适。

这一招收兵权集于府衙,颇知兵事的刘庭州自然是鼎力赞成。六县考虑到有马家前车为鉴,也只能忍气吞声答应下来。

编淮安府军是为地方基本守备用,重点是守城御地,维护地方治安。林缚不染指淮安府军的兵权,以安江宁及刘庭州之心。

短时间里,或者一直都没有大量的资源进行投入,林缚也不能指望淮安府军能拉出去打硬仗,暂时有个节制之权也就够了。再说林缚也不清楚他的淮东靖寇制置使能干到什么时候就给撤掉,除非朝廷正式设置淮东制置使,让他来担任,他才能去考虑控制地方兵备。

马家“捐助”了大量的军资,林缚拨八万两银,刘庭州从府大仓拨两万两银用于编练淮安府军,添置一些优良兵甲,加强战备。虽说约定钱粮由诸县及淮安府分摊,但是一分银子都没有,诸县又故意扯后腿,这件事很难风生水起的干出成效来。

林缚不清楚徐州能坚守多久,抑或流民军会坚持打徐州多久,淮安府军的编练,能越早出成效越好,不然江东左军给牵制在沭口轻易也不敢往纵深穿插。

即使拿出八万两银,马家“捐助”的军资还有二十二万两剩下。江东左军北上后的钱粮食饷都则淮安府、海陵府、维扬府三府分摊,林缚也不好意思将二十二万两现银都藏到个人口袋里去。

有银子在手,林缚自然是继续扩军,而且名正言顺。

※※※※※※※※※※※※※※※※

“什么,你要从流户中招募六千健勇?”刘庭州听林缚说到扩军计划,大吃一惊。林缚如此强势之人,又桀傲不逊,不听管制,朝廷诸公以及江宁诸人对他都有防备之心。淮泗局势危急,不得不用他,但秘函密信往来,大家都是要刘庭州防备林缚借守淮之机大肆扩张,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当然了,刘庭州也知道完全限制林缚也不可能,除非不想他来守淮,却没有想到林缚一下子要扩充六千兵力。

不算工辎营,北上守淮的江东左军包括五营步卒,两营水师,一营骑兵,亲卫营及辅兵,也就六千精锐。江东左军的守淮兵力一下子就要扩充一倍,刘庭州有些接受不了。

“境内流民激增,捡选健勇编入营伍,能消弭淮安潜在之流祸,岳督召我北上以解徐州之围,我在北岸要守沭口,能用来北上的兵力有限,也需扩军增容。之前没有扩军之资,难得马家慷慨助军,还有二十多万两银,我也不能藏到自己家的口袋里去。”林缚慢条斯理地说道。

近两年来,大量流民为避兵祸,继续从沿着颍、涡、汴、泗诸水往南涌,淮安府境内的流民数量再度升到洪泽浦大乱前的高峰。

内河漕运的荒废,也是南涌流民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无地,靠漕运生存的民众从根本上失去生计,要么成为流匪,要么南逃求存。这些流民大者以府县,小者乡社里寨结群而来,多有首领,成为地方治安极大的隐患。

漕粮自淮河出海,需要大量的纤夫、船工,容纳了数以万计的流民青壮。但流民军进入淮泗之后,淮口云梯关失守,漕粮改从江口出海,这数以万计的流民青壮又骤然失去生计,也的确使淮安府境内变得更加凶险。事实上若不是江东左军镇守淮北,不等流民军渡淮攻来,怕是淮安府境内也要盗匪丛生。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