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十六章 统一六国篇始皇帝的追梦历程(1)(第4/7页)

在韩非的反对声中,始皇帝对姚贾进行了质询,姚贾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的专业人士,自然心理素质超好,他处变不惊,反问始皇帝财宝贿赂各国权臣是不是受了王命?公款贿赂各国大臣的受益对象是不是秦国?既然都是,那么他认为自己不应该受到无端指责,最后他还以君子坦荡荡为自己做了标注。

姚贾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不但撇清了自己的行贿问题,而且还利用具体事例告诉始皇帝,出身不好不是自己的错,要惩罚只能惩罚自己早已死去的爹娘,而且他还自曝隐私,说自己在赵国时因作风问题曾被驱逐出境,这些问题都怪赵王无德,现在不犯这些错误就是因为始皇帝高尚情操感染所致。

姚贾当面告诉始皇帝是高尚青年,让始皇帝非常受用,然后他又摆事实讲道理,以姜太公、管仲、百里奚等人为例,说明一个人的出身低贱和名声不好并不碍效忠于明主,结果本来是批评姚贾的质询会变成了姚贾和始皇帝互相吹捧的拍马会,结果可想而知,姚贾又获封赏。

韩非本来想用向秦王弹劾的方式让姚贾下台,没想到适得其反,姚贾反而又得到始皇帝的赏赐,看来偶像派和实力派还是差距大大。其实韩非也不够地道,出于义愤说姚贾坏话的时候,难道他忘了自己法家代言人的身份,学术大家怎能使用这些鸡鸣狗盗之计呢?冲动是魔鬼,韩非很快就能体会到这就话的含义。

相对于韩非懊恼神伤,被韩非弹劾的姚贾也是心潮起伏不定,想起来这个韩国的结巴气就不打一处来,自己正在春风得意,却让他在背后参了自己一本,这个冤仇算是结定了。姚贾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但也是执著的小人,如果不除掉韩非,他绝不会甘心,于是他用小人的办法寻找能够击败韩非的时机。

姚贾抱着有仇不报非君子的远大志向,决心让韩非为多嘴多舌付出惨痛的代价,可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向韩非报仇其实只能过过嘴瘾,因为虽然二人同为旅居秦国的外籍人士,但姚贾也就是一卒子,而韩非却是高层建筑的标杆,不在一个档次,可姚贾坚定告诉大家:一切皆有可能。

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抱着不扳倒韩非誓不罢休的目的,姚贾找到了对韩非一直羡慕嫉妒恨的李斯,为了扩大自己的阵营,臭味相投的二人又把臭味充分释放,纠集了一批反对韩非的和平人士,准备搞反韩非游行示威,却没有得到始皇帝的授权,多次密谋之后,他们又想到了一个能致韩非于死地的招数。

一天早上,始皇帝正在朝堂点名签到,突然韩非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到前台,大声说道:“我有话要说!”始皇帝当时头都大了,就是他不说,人们都知道他要说什么,从韩非进入秦国朝堂之后,他每天数次的停止攻韩论调已成了保留话题,而且每次都遭到秦国朝臣责难,而且由于结巴每次都无法辩论出结果。

韩非每次在公开场合宣传停止攻韩的思想,都会遭到大臣的驳斥,但奇怪的是从来听不到李斯和姚贾的声音,是李斯境界太高还是他赞同韩非的意见?都不是,他这是在憋着坏呢,李斯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果然在一天的早晨例会上,李斯和姚贾二人找到了韩非的破绽。

按照惯例,韩非正在例会上讲解已经说过多次的攻赵存韩的道理,谁知一向打死不开口的姚贾站了出来,指责韩非一派胡语、妖言惑众。并当场指出韩非宣传的理念名义上是为秦国着想,实际上存韩的目的是为了弱秦,而且韩非自来秦之后一直提出不和谐论调,如果任由韩非信口胡咧咧,秦国危矣。

始皇帝听到姚贾对韩非的指责,再次显示出了对有功之人的信任和推崇,当即认为姚贾之言有理,韩非名为秦国理论外援,实为韩国王室子孙,他的根在韩国,肯定事事都为韩国着想,看看韩非连日来的行为,让朝野上下不得安宁,严重影响了行政秩序,因此始皇帝对韩非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