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12/12页)

张普景深感意外,并且惶惑:“这……这不合适吧?我们领导人之间的争论,用不着沸沸扬扬,这样会引起混乱的。”

杨庭辉说:“这是光明磊落的事情,这份材料虽然主要批评了我,但是它涉及到整个凹凸山的工作。有些问题,子虚乌有,但是可以敲敲警钟。有些问题,程度不同地确实存在,大家都要重视。”

张普景仍然困惑,他闹不清杨庭辉为什么在很短时间内就变了态度,更闹不清这态度变化是为了什么?尽管张普景始终认为自己问心无愧,但是,由杨庭辉提出来把争论面扩大开来,他还是难免有些狐疑。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目的的,老杨这个人做事就更是有目的的了。他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呢?

可是后来发生的事又似乎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既然争论是张普景引起来的,杨庭辉又坚持要开展争论,张普景就没有退路了。当然,他也不会退缩。张普景提出,争论一下未必是坏事,但为了维护领导层的团结和稳定,防止不必要的思想混乱,争论面不宜过大,在分区党委和特委成员中争论就行了,材料也不用政治部的同志抄写,一千多字,他自己再抄写四份,发给王兰田、窦玉泉、杨庭辉、江古碑,大家调查研究三天,三天后讨论。

讨论结果出乎张普景的意料,杨庭辉在正式的讨论会上几乎一句没有重复他跟张普景面对面争论时说的那些话,而是率先态度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说这些年主要精力用在根据地建设上了,放松了学习,也确实有忽视政治思想的倾向,主观上没有搞宗派主义的思想,但在部队和基层有了这个苗头,他这个主要领导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对部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军阀作风、反对纪律松弛现象、杜绝腐化堕落行为,等等。并提出,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基层党支部的作用,连队和中队政治指导员有权向上级反映同级干部的问题。

杨庭辉带了这个头,就为讨论会扭转了调子,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而且自我批评成为主流。

杨庭辉的自我批评令张普景在意外的同时,还暗自负疚。这是怎么回事?我对于同志是不是过于苛求了?我是不是过低地估计老杨的觉悟了?我是不是又在犯极端化的错误?实在想不明白了,甚至不敢再想下去了。

在这样的氛围里,张普景自然也作了自我批评,而且是诚意的,绝不是敷衍塞责的,批评了自己怀疑同志的狭隘,不正视客观实际务虚不务实的飘浮作风,以及乱扣帽子伤害同志,等等。为了团结,张普景又主动提出,鉴于有些问题证据不足,要求大家把分发到各自手中的材料销毁,以免影响部队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