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5/8页)
梁大牙现在对“梁先生”这个称呼已经感到习惯了,并且觉得很受用,觉得八路官长待人很有礼节,把人心里弄得怪舒服的,因此问道:“你们有多少条枪?”
八路官长的眼皮跳了一下,和那个叫张主任的人对视一眼,说:“我们全支队眼下只有三百多条枪。不过,我们计划下半年搞到一千条枪。”
梁大牙又问:“你们有多少人?”
八路官长还没有说话,一直默默观察他们的张主任悠悠地开腔了,不冷不热地说:“怎么,梁先生看不起啊?实话说了吧,我们眼下人是不多,可是全中国抗日同胞都是我们的人。梁先生掰着手指算一算有多少?四万万五千万啊。”
一直没有吭气的朱一刀这时候冷不丁横着插进来一杠子,愣头愣脑地问:“有军饷么?”
八路官长说:“我们游击支队的军饷是由日本人发的。能发多少,那就要看仗打得怎么样了。自然,当八路是发不了财的,但是,当八路做的事,要比发财要紧得多。”
梁大牙不满地横了朱一刀一眼,问道:“朱一刀,你说说看,这个八路咱当还是不当?”
朱一刀愁着脸想了一会儿才说:“大牙哥,我听你的。”
朱一刀正在说着话的时候,门外暗了一下。
梁大牙抬起头来,往门边瞟了一眼,看见进来的是两个青年女子,其中的一个穿着灰布制服,跟八路官长穿的制服一个样子,但帽子不是坑坑洼洼的八角帽,样子跟国军的帽子有点像,上面缀有青天白日帽徽,腰里还扎着一根宽宽的牛皮带,精神气儿很足。
这一瞬间,梁大牙就有了一个新奇的发现——同样是灰色的粗布制服,穿在那位青年女子的身上,就要比穿在八路官长和那个张主任的身上要好看得多。这个八路官长脸黄不说,也太瘦了一点。那个张主任像个书生,穿上灰不溜秋的粗布制服,肥大且臃肿,更是显得松松垮垮的。可是人家女八路就不一样了,制服穿得得体,小皮带把腰一束,身段子苗苗条条的,小脸蛋儿白里透红,让人看着心里舒坦。
这么一比较,一个临时性的念头就在梁大牙的脑子里出现了,于是转过脸去,对八路官长说:“也好,这个八路咱就先当着试试。”
八路官长说:“那太好了,我们欢迎。”
梁大牙说:“不过咱把话讲在前面,当八路打鬼子咱没二话说,砍他个龟孙咱不带眨的。可是我听说你们红军八路军的队伍管人管得死,咱可是自在惯了,不稀罕让人在头上安个紧箍咒,要是弄得咱不自在,咱小腿一尥就跑他娘的。你说行么?”
显然,这个问题八路官长是没有思想准备的。八路官长的眉头皱了皱,又转过脸去看了看张主任,张主任的脸上却没有表情,无所谓的样子。八路官长说:“打鬼子抗日是第一要紧的,别的事情往后再说。”
梁大牙又问:“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叫杨庭辉的人?”
八路官长淡淡一笑说:“本人就是杨庭辉。”
梁大牙吃了一惊,倏然后退一步,很认真很全面地从上到下看了杨庭辉几眼,嘴里嘟嘟囔囔:“我的个天,你就是杨司令啊?人家都说杨司令有三头六臂,是个飞檐走壁刀枪不入的人物,跺一跺脚,半个凹凸山都是抖的,你真有那么大的本事么?照我看来,你就像个教书先生呢,未尝有那么神吧?”
除了那个一直板着脸的张主任,满屋子的人都笑了。新进来的两个青年女八路笑得把嘴都捂上了。杨庭辉也是满面红光,走过来拍拍梁大牙的肩膀,说:“那些都是人家瞎传的,吓唬日本鬼子的,越传越玄乎。别说刀枪不入了,个对个,我连你也打不过。像你这样学过武功的,在我们的队伍里,是可以大显身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