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 死士(第3/4页)
随后郭循就被留在了成都。他行事低调,举止沉稳有度,对于各位官员的脾性爱好却都一清二楚,更难得的是,他对于官僚政务相当熟悉,就好像他已经在蜀国住了十几年一样。这样的人没有理由不被重用,很快驻屯在汉寿的大将军费祎就开始注意到了这个人。
郭循能力出众又不居功,与费祎的性情相投;另一方面,他对于卫将军姜维似乎有着不浅的敌意。这对于费祎来说是一枚上好的棋子,不罗织到帐下实在是可惜。于是他便开始有意识地拉拢郭循,先后写了几封书信给他,畅谈天下大事,而后者也一一回复,信中所显露出的政见和文笔令费祎赞赏不已。
这一年的年底,费祎终于获得了开府的许可,成为了继诸葛亮和蒋琬之后蜀汉第三位开建府署的人。他立刻列了一份想要征辟的幕僚名单上奏朝廷,其中就有郭循的名字。
延熙十六年早春,郭循和其他十几名被征召的官员风尘仆仆地从成都赶到了费祎开府所在的汉寿,卫将军姜维和其他高级军官也在同一时间抵达,专程向这位春风得意的大将军道贺。于是大为高兴的费祎决定举办一次宴会,以庆祝自己开府的荣耀。
这一次宴会规模很大,而且级别相当高,因为出席的都是蜀汉举足轻重的人物。宴会相当热闹,主人在汉寿治所内外的空地里摆开了几十张桌子,坐满了各地前来道贺的宾客。别说高级官僚,就连普通的小吏都有一席之地,得以享受这份难得的飨宴。几十名仆役在席间穿梭不停,不断地将美酒与食物抬进端出,异常忙碌。
数十名美艳舞姬在乐班的伴奏下翩然起舞,跳起了自汉代以来就流行于两川的七盘乐,只见她们穿梭于七盘之间,红鞋合着拍子踏鼓点,双手摇摆,长袖挥若流云,飘逸不定,恍如昆仑山的仙子下凡。观众一边喝着酒,一边毫不吝惜地施予他们的喝彩与赞美。
“呵呵,伯约啊,这次我开府理事,以后还要请你多多协助啊。”费祎坐在席间,对着姜维说道。
姜维也露出笑容,举杯别有深意地回答说:“文伟这一次是众望所归,我等就只有叹服的份,期待今后能在将军麾下有更多发展。”
“唔,那是自然,将军和我不是一向合作很愉快么?”
费祎哈哈大笑,端着大觥起身,走下台去。如今的他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和当年的诸葛丞相一样。当他看到席间姜维、董允等人的表情时,他这种成就感显得更充实,更加快意。
他漫步在一片喧闹之间,频频向宾客们致意。每到一处,宾客们都纷纷起身,向他敬酒,而他也乐呵呵地每敬必回,不知不觉之间喝得脸色涨红,脚步也有点浮了。不过他的心情却愈加高兴起来,一直到身体实在无法承载醉意,他才蹒跚着找了一张空椅子坐了下去。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走近了他。
“费将军?”
那个人对他说道,费祎睁开眼睛,拼命想坐直身子去看,但是却怎么也坐不起来了,只好含糊地问道:“唔,唔,尊驾是……”
“哦,在下是郭循。”
“郭循……哦,就是你啊,哎呀哎呀,真是有失礼数,幸会。”
“哪里,一直到现在才来拜会大将军,是我不对。”
郭循一边说着,又走近了三步。费祎很高兴,挣扎着想起来说话,可惜力不从心。郭循笑了笑,来到这位喝醉了的大将军面前,俯下身去。这时候周遭依旧热闹非凡,宴会进行到了高潮,宾客们的喧闹声也达到了最高。大家的兴致都在于行乐,宴会的主角费祎倒反而暂时被忽略了,只有姜维一个人透过来往的人群朝这边冷冷地看过来。
费祎忽然听到郭循在自己的耳边说了一句话,声音很轻,他没听清楚,于是迷茫地把头转过去,示意再说一次。郭循又一次低下头去,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