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不露声色的棋手才最可怕(第3/6页)
就这样,长孙无忌独自一人,被突然押到黔州,幽禁起来,身边一个亲随都没有。虽然仍是一品官的饮食标准,但对骤然失去权势的长孙无忌来说,这一品官的丰厚的饮食标准又有什么意义?他哪里还有心思去品尝这满桌的鸡鸭鱼肉?
可是事情到此并没有彻底结束。对于武后来说,要巩固皇后的位置,必须对外重新进行优化组合,把反对她的人清除出去,把拥护她的人笼络到身边。而在打击反对派的问题上,她是分两步走的。一是清除反对派中的势力相对小的褚遂良、韩瑗、来济,把他们贬往地方。二是在外围组织已经被清理出去之后,再清除反对派中的核心力量长孙无忌。
这样做是为了慎重起见,避免一下子打击面过大,造成政局不稳,同时让反对派依然心存幻想,逐步丧失斗志,最后坐以待毙。现在,长孙无忌已经倒台,唐高宗和武后再没有什么顾及了。他们终于可以施展手脚了。
于是,长孙无忌谋反案的基调刚刚确立,许敬宗又奏:长孙无忌谋逆。
在没有经过任何审问的情况下,高宗就下诏免除了长孙无忌的太尉爵位,将其贬为扬州都督,并流放到黔州(今四川彭水县),仍享受正一品官员待遇。结局早就注定,要结案必须审案,所谓审案不过就是在既定罪名之下,折腾得犯罪分子身心皆崩溃,唯有一死,方能逃出升天。许敬宗派袁公瑜快马至黔州提审长孙无忌。
袁公瑜,曾经主张立武氏为后的六位翊赞功臣之一,又是告密致使裴行俭被贬出京的那位官场上的投机分子。19岁进入官场,一直在刑部当差,历任大理司直、大理寺丞等官职。
长孙无忌从京城到黔州,一路都有重兵护送,这既是李治的关照,也是他对长孙无忌的警戒。
扳倒长孙无忌,许敬宗紧接着向高宗李治奏报:长孙无忌这次谋反,是韩瑗、柳奭、褚遂良这些人煽动的。另外,柳奭还有毒鸩之罪,于志宁也是长孙无忌的党羽,他们都逃不了干系。
这样一来,所有当年未曾追随武后的元老重臣无一漏网,连一言不发、唯恐惹祸上身的于志宁也未能幸免,至此,这些人全部被免去了官爵。
高宗皇帝只是听了许敬宗的一面之词,没有经过任何调查取证,就把活着的韩瑗和柳奭除名,把于志宁就地免职。于志宁本来以为只要三缄其口,即可明哲保身。也许是这个缘故,武氏立后时甚至还命他担任副使呢。此后他更坚信,沉默是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
可是这种情形骗不过武后的眼睛。当时武后便认为于志宁的沉默,就是赞同长孙无忌,她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在武后眼里,世界不是白色就是黑色,从来没有中间色。
死去一年的褚遂良也未幸免于难,他被削掉了死后追封的官爵,他的两个儿子在流放途中被杀。事情进展到这一地步,高宗皇帝的目的达到了。到了这个时候,那些前朝旧臣也彻底被整倒了。
这一年七月,高宗又命令李、许敬宗、辛茂将等宰相继续审查长孙无忌谋反案。
许敬宗二话不说,就派中书舍人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缢身亡。是年享年62岁。
一代名臣、贤臣,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两朝首席宰相,就这样屈辱地死了。他死得很难看,如正武后所言。他死得很不甘心,但他无力回天。自此,昔日的元老集团,长孙、韩、柳这些隋唐两代的高门望族,都纷纷土崩瓦解。
长孙无忌是否是贤臣,后世一直在争论。关于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那就是,他既是贤臣,又不是贤臣。说他是贤臣,那他是李世民时期的贤臣。李世民当皇帝时,他真的是贤臣,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他不仅竭力帮助李世民打下了江山,还极力辅佐朝政,努力搞好建设,又大力举贤纳才,把贞观之治推向了历史顶峰。这样的臣子,当然是贤臣,我们应该记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