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桐木人”事件与她的政治底牌(第8/12页)
李义府挺武的背后之人就是许敬宗,许敬宗算是帝国的三朝老臣,他比唐太宗李世民还要大七岁,和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魏徵是老同事,曾一起在瓦岗寨的带头大哥李密的手下当过幕僚,后来又投奔了秦王李世民而成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这是一个在政治舞台上混迹了大半生的老戏骨,可是演技依然平平,官运依然不见起色。最辉煌的时候曾经熬到中书舍人的位置上,可屁股还没焐热板凳,就被赶下台了。
起因是他去参加长孙皇后的丧礼,长孙皇后是高宗的母亲,太宗皇帝的皇后,长孙无忌的姐姐,按级别这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国葬。在这样的场合,作为一个体制内的官员就算不能做到如丧考妣、悲痛欲绝,最起码表情应该庄严肃穆。可是许敬宗却不这么认为,他连最起码的跑龙套也演砸了。
当时他在丧礼上,目光游移,四处乱瞟。他兴趣索然地在人群中四下里张望,还真就让他发现了日光之下的新鲜事。
那个平日里长得就像个猴似的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楷书四大家之一)居然也穿戴整齐,像个人似的站在那里,沐猴而冠,这家伙怎么像刚从笼子里跑出来了。想到这里,许敬宗居然笑出了声。在人们都沉浸在悲痛状态之时,却传来了他那诡异的笑声。
太宗皇帝极为震怒,将许敬宗贬到洪州,没被砍头,实属万幸。后来许敬宗因为参与太宗篡改历史,状况才得以改善。在唐太宗率军征辽东的时候,他得到了赴军中接替丞相岑文本遗留下的工作机会,但随后又因为一句话惹怒了李世民。
当时打仗时有一个不要命的勇士率先冲锋,所向披靡。作为主帅的李就指着那位勇士对许敬宗说:“许大人,你看这人真勇敢啊!”
许敬宗随口说了一句:“只有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才会不怕死,不惜命”。
当时李世民也在旁边,李世民也是武将出生,许敬宗这句话太侮辱人了。真不知道是别人头脑简单,还是自己头脑简单。好不容易熬到礼部尚书的许敬宗,又一次因为祸从口出被贬。不久后,他被召回京师,只能在弘文馆继续整理那些枯燥的史料。
许敬宗是个性情狂傲之人,很多时候具有小人特质,并被后世划为“奸臣”。无论是小人还是奸臣,都有自己为之奋斗的志向。人生真是个残酷的游戏,谁也无法预知下一秒的意外。
在李义府挺武这件事上获得的种种好处,让许敬宗知道,识时务才是生存之道的根本。他随之抛出了自己的挺武宣言:老农民多收了几斗麦子都想换个老婆,何况天子!
话糙理不糙,唐高宗和武昭仪听了自然很受用,不久以后就恢复了许敬宗礼部尚书的职位。武昭仪此时已不是初入宫廷的天真小姑娘了,她对朝中各派的实力、诉求、优劣都了如指掌。抓住许敬宗这个人后,她觉得可以放心利用。
5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武昭仪秘密召见许敬宗。这次密谈,武昭仪亮出了她的政治底牌,一是实现自己的皇后梦想,二是立自己的儿子李弘为太子。
武昭仪的两张底牌,要的不光是个人发光发热,而且要整个帝国跟着自己一起发光发热。宦海沉浮的许敬宗毕竟是老辣之人,他劝武昭仪不要操之过急,目前仍以网罗人才、收罗人心为主,伺机再动。他还特别劝武昭仪,要多看历代《实录》,知古而鉴今。
知道怎么站队的官员,就是皇帝需要的官员。尽管武氏当过高宗皇帝的小妈,如今又成了他的昭仪,下一步还要当母仪天下的皇后。让武昭仪当皇后,一般人是难以接受的。
难以接受不代表不接受,何况这是高宗皇帝的意思。事到如今,就算是傻子也能明白皇帝的心意,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力挺武昭仪的队伍中来,王德俭、崔义玄等是较早的一批,后来这些人都成了武则天的心腹。一批大臣就这样分化出来,站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