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耳朵(第2/4页)
年三十一大早,按照管理,孟天楚一家举家要去庙里进香的,再是繁忙,也要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能走能动的都不能落下,连贺丁和三娘还有柴猛、柳儿,都算上,足足坐了四辆马车,去了二十个侍卫,排场自不必说,就连宋远桥和简麒的家人出来也没有这样的风光。一家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城隍山的海会寺,主持带着一行人等早就在寺庙门口迎接了。
过年时节杭州香火旺,除了想在寺庙里祈祷个家人平安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避难功能。早先杭州有句揶揄躲债人的老话,叫做“年廿七,勿着急;年廿八,想办法;年廿九,有有有;三十一日不见面,初一见面拱拱手。”
还不能在寺庙停留的时间太长,这一天的时候很多,大家进香拜佛之后,回到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祭祖。
按竹书纪年所记:“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仗而庙祀之。”这便是祀祖的滥觞,后来过了千年后,便演变到了百姓家里上坟,在祠堂给祖宗牌位磕头,虽说孟天楚是现代过来的,但大家伙儿都看着,而且这些都已经是家里几位能干的夫人都准备好了,自己不然不必操心,一场仪式下来竟不觉有什么劳累。
大年三十夜,以前杭州人家里一般都备有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鲞头煮肉就是有想头;春饼裹肉丝暗指银包金丝;黄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长生果;黄菱肉、藕、荸荠、红枣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杭州话藕的谐音为有,黄菱肉形似元宝,音形相加等于有富。
过了正午,家里别的人忙着准备年夜饭,孟天楚则悠闲地带着瑾儿和雪儿在夏凤仪的院子里玩儿,难得一个好天气,无风无雪还有一丝暖阳透着让人惬意的光,让人觉得很舒服。
左佳音和夏凤仪在一旁下棋,慕容迥雪在一旁观战,时不时传来孟天楚和孟文瑾开心的笑声,两个人会心一笑,不去搭理。雪儿很快就睡着,奶娘将雪儿抱回屋子里去了。
林若凡笑盈盈地走了过来,给孟天楚和两位夫人施礼过后,道:“德福绸缎庄来人送几位夫人和少爷小姐的新衣来了。”
慕容迥雪:“是谁送来的?”
林若凡:“是一个叫柱子的伙计。”
孟天楚小心将瑾儿抱起走到奶娘身边交给她,然后说道:“让瑾儿去睡会儿吧,晚上吃饭的时候免得有想瞌睡了。”
奶娘应声抱着瑾儿走了,孟天楚对林若凡说道:“让柱子到这里来吧。”
林若凡:“大人,这是内院,是不是……”
夏凤仪抬头微笑着说道:“若凡说的是,这不妥,走吧,我们先去前院看了衣服再来也不迟。”
左佳音:“也好,反正这一盘胜负已定,我也输了,你们去看衣服吧。”
夏凤仪笑着说道:“谁说的,我看就不一定,好吧,那我们先去看衣服,佳音你不去吗?”
左佳音起身,慵懒地伸了一个懒腰,笑着说道:“早上瑾儿不睡,害得我也没有好好的休息,我也去躺一会儿,晚上好喝酒。”
夏凤仪:“也好,反正厨房里有飞燕和晓诺盯着,你去歇息一会儿也好。”
左佳音起身从孟天楚身边经过,孟天楚想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眼睁睁地看着左佳音走远了。
来到了前院,果然见柱子正恭敬地站在大厅门口等着呢,飞燕也在一旁,见孟天楚、夏凤仪和慕容迥雪来了,便迎上前去,道:“衣服已经送到各房了,以为你们没有时间去看。”
孟天楚笑着说道:“没有关系,其实看不看都无所谓的,德福的手艺我们还是相信的,只是劳烦柱子年三十儿都不能歇着,还要过来给我们送衣服。”
柱子赶紧笑着说道:“知府大人您实在是太客气了,柱子是个下人,还歇息什么呢,只是最不能耽误大人、夫人和少爷小姐过年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