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判断(第2/3页)
“是,先前是轮射之法,京师神机营用过。后来是三列齐射,这种打法是当年沐王爷在云南打象兵时用过,讲究火力覆盖凶猛,一击制敌。因为海盗冲击力不足,我方可以拉开正面,追求最大的火力射杀伤效果,所以我改为三列齐射,不追求轮射的不间断火力。”
“哦,哦,怪不得,原来是沐王爷用过的。”
大明的人提起沐王爷,当然只是一个,就是当年太祖高皇帝的义子首代黔国公沐英,以义子身份出镇云南,黔国公之封到现在不曾断绝,是开国诸多公侯中实际权势最大的一家,在大明的中前叶,云贵两省就指望黔国公府的府兵震慑,现在虽然有巡抚标营和各兵备道,但府兵仍然是重要的军事存在,沐家也有征南将军印兼云南总兵官,比起京师里大票无所事事的公侯,沐家的声名要响亮的多。
这种火枪齐射之法,来自于沐英当年火器军队用的火门枪,三列错开,一起发射,用的是一二三列齐射法,这一次辽阳镇兵因为要追求声势和同一时间的最大杀伤效果,改以这种战法,而不是墨守成规,果然收效极佳。
“可惜尚没有千总部和各司局配属炮,否则的话,今日之战,要赢的更加轻松。”
张猪儿情不自禁的又说了一句,不过看到杨绍先的模样,料想对方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步炮协同做战,时朝的火器,要么是单独成军,比如京师的神机营,要么就是守城所用,比如辽阳城头放的密密麻麻的佛郎机铳,步炮协同,除了戚继光的防守性质的车营外,大明的将帅还真的不曾涉及到。
就算是在辽阳镇,虽然主帅惟功和参谋司已经演习过多次,具体使用的战例还真是没有过。这一次,也是可惜了,其实再过一阵子,估计火炮就能配给到位了。
“贵部的军医,也好。”杨绍先由衷赞了一句,不过又是接着道:“就是耗费恐怕不小。”
救治伤员的军医普遍用最好的绸缎和白棉布来擦洗和包扎伤口,同时用各种办法来消毒,比如蜂蜜,还有正骨板,酒精,伤药,一看就知道全部是精心制造出来的成品,杨绍先看到军医们毫无吝惜之意的用在每一个普通的小兵身上,就算是他也觉得一阵阵的心疼。
“我们大人早就说过,老兵是比白银更珍贵的财富,银子可以很快赚到手,上过战场的老兵可不是说有就有的。”
“哦,高见,高明之至。”
虽然杨绍先嘴上说赞,不过看表情来说,真的是和他身边的武官及幕客们一样,都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其余军镇可没有辽阳镇这么有钱,可以使劲的糟蹋。
现在他们可以从容的观察细节,那些小兵手里的匕首,还有火器,腰刀,包括战马,配具,无不是精心打制出来的精品,那些腰刀全部是戚刀形式,用的是上等好钢,那些匕首和枪头,全部是精铁打成,看起来寒光闪闪。铁甲,明盔,还有顿项,护具,都是一看便知道是难得的好东西。
光是一柄匕首,估计打造出来得一两银子一柄,光是这一柄匕首,就是辽镇普通官兵的月饷之上,而这东西消耗的极快,腰刀也是一样,可能打上一仗就全消耗掉了。
这不是打仗,是往水里仍银子。
也许是感受到辽阳镇雄厚的财力,还有四周辽阳镇军官对自己不以为然的态度,杨绍先终于不再纠缠这些细节,而是关注到这场战事本身上来了。
眼前是乱哄哄的,到处是编成的俘虏百人队,不少垂死重伤的海盗还躺在原地,大声地呻吟着,或是苦苦哀求给自己一个痛快。
辽阳镇的军医还在救治自己的伤员,哪怕是轻伤员,对那些海盗,则是兴趣不大。
佟士禄听到惨嚎声,皱眉道:“不少被火铳打中的救回来也是残疾,凭白留其在世间徒耗米粮,索性不如给一个痛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