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项羽初闯江湖(第2/4页)
尽管人多,但项梁每次坐镇指挥总是从容自如。你,张三,给我找几个好汉抬棺;你,李四,给我找几个会吹哀乐的人;你,王二,给我找几个会哭的的婆姨哭场,等等。项梁所学的兵法就是在替人办丧事中间加以训练实践的。更搞笑的是,后来项梁手下那帮将领,多是他主办丧事时挖掘到的人才。
对项梁来说,造反当然是一件好买卖。可问题是,殷通的意思是要项梁和桓楚一起干,当时桓楚不知躲在哪个山旮旯,而项梁又想单干当老大,怎么办?
苟活乱世,夺权是第一生存需要。这时,只有一个老办法:碍我路者,杀无赦!
一场夺权的阴谋就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阴谋策划者:项梁,项羽。
谋害对象:殷通。
一切都布置妥当后,项梁带项羽去殷府拜会殷通。
项梁把项羽留在门口,独自走进府第里对殷通说道,桓楚不知躲到哪个山沟里去了,听说只有项羽知道他在哪里,要不我叫他过来,你吩咐他去把桓楚召回来?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殷通同意项梁把项羽召进来。
于是,项梁折身返回,他跟项羽耳语一番,交代了注意事项及暗号,接着两人一起走进殷府。可怜的殷大人见到项羽后,还没唠叨几句,项梁就向项羽使眼色示意动手,项羽立即拔剑冲上前去把殷通斩首了。
这一幕把殷府上上下下的人都吓坏了。然而还没等殷府官兵反应过来,项梁就夺了殷通的官印,手持人头走了出来。这时,殷府的爪牙才如梦初醒,挥着刀棍哇哇叫着朝项羽和项梁冲上来。
这些可怜的喽啰并不知道,他们碰上的不是普通劫匪,而是武功盖世的项英雄。项羽挥舞长剑,如斩乱麻,说话之间,一百多号人白白地成了项羽的剑下冤鬼。冲在队伍后头的官兵,全被项羽这英猛无比的杀气吓住了,除了大喊饶命之外,就只剩下爬在地上尿裤子了。
杀掉殷通后,项梁把苏州各路英雄豪杰都召集来开会议事。豪杰们经过项梁一番洗脑后,一致同意反秦。于是项梁接收吴中郡属下各县,得精兵八千。项梁当上会稽郡守,项羽任副将。
这一年,项羽虚岁二十四。
捡来的军队
陈胜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天下的牛鬼蛇神全跑出来闹事。除了江苏的刘邦和项羽外,山东贵族田儋等人也纷纷举旗反秦。但是好景不长,起义六个月后,陈胜不幸遇难了。
扬州人召平是陈胜属下的一员干将,他受命为陈胜攻取扬州,但是久攻不下。召平听说陈胜吴广等一帮人在西线战场玩完了,又听说秦将章邯带着几十万劳改犯和奴隶们气势汹汹地向他开过来,只好渡过长江逃命去了。
项梁造反,拥兵八千,这是一把砍秦的好刀。于是召平假借陈胜的名义给项梁戴了一顶高帽子,拜他为楚上柱国。所谓上柱国,就是军事武装的高级总帅,相当于大将军级别。项梁的父亲项燕曾经就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将军,召平的这道假诏,无疑让项梁有了一种这样的错觉:我父亲失去的,我终于替他拿回来了。
高帽戴上后,召平就对项梁说:你不要待在江东了,赶快渡过江去替我打章邯那狗日的。
项梁不是白吃饭长大的,他的身上还流着项燕英勇的血,他的心头还燃着复仇的火。所以他得到命令后,义不容辞,渡过长江,一心一意地要去干掉章邯。
项梁带八千精兵就想去干掉章邯的二十万大军,这和拿鸡蛋去碰石头有什么区别?然而,当项梁刚渡过长江,他就逢上了一件喜事。这不是一般的喜事,而是双喜临门——有两个人给他送来了几万的好兵。
第一个人是陈婴。
陈婴原先在东阳县当过令史,东阳人闻知陈胜反秦后,也把县长大人干掉举旗造反了。因为陈婴为人厚道,东阳那帮造反的少年就推举他为老大。但是陈婴请辞了,他的借口同刘邦如出一辙:我没有能力干这个活,你们还是请别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