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第3/4页)
“皇帝御驾亲征,预计半月后可到达前线……”
“哈萨克贵族表示,所有的哈萨克勇士都愿意臣服在陛下面前,遵从陛下的旨意,为他而战。”
伊犁城内一家家生意红火的新闻报纸看的让人眼花缭乱。
……
伊犁的报业在这半年都不到的时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只是伊犁城内的报社就从之前的两家——还有一家是官方报纸,发展到了现在的七家,另外还入驻了大批的记者站。
不仅是中国的,还有日本、暹罗,乃至英法等国的记者。
当然,这些人在进入伊利之前,已经现在新闻出版署下属的某部门办理了通行证。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各种消息不停地从前线传回。
伊犁城内的所有人都来去匆匆,就算是这儿的平民百姓,也能在战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就算做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劳力,一个月下来也能挣得一份不俗的收益。
只有时间从来都是那么的雍容,不因任何事情改变自己的步伐。
从五月里到七月,俩月的时间就仿佛一个‘眨眼’。
闭上眼,睁开眼,整个薪疆的战局就已经发生了决定性的大变。第一军全军覆没不说,东线俄军的骑兵部队也悉数完蛋。
萨尔特科夫死的干净利索,两万土尔扈特骑兵背叛的干净利索。
西伯利亚军还被包围着,这是他们在南下之前就已经预料到的场面。南下的道路上也很小心很谨慎,所以即使被包围,国防军也没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西伯利亚军中有不少的火箭弹,国防军也不愿意去死拼,所以包围一直进行到现在。
可是新库兹涅茨克和托木斯克等重地先后被国防军打破。鄂毕河畔大量的俄罗斯村庄被焚烧——你人不是跑了吗?那就烧掉你的房子。拿走一切可以拿走的东西,毁掉一切可以毁掉的东西。包括那一处处农庄外那一片片稀疏的小麦。
这个地方太冷太冷了。因为是平原,没到北冰洋的寒流席卷来的时候,这儿就是一片冰天雪地。所以这的土地再是平坦,也不适合农业种植。而且这儿降水也不足,虽然鄂毕河的水量很充足。
俄罗斯人移民这儿已经一二百年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西西伯利亚的总人口不下三十万人,发展出了多座重点城市,但是这儿的农业已经处在一个很落后的态势中。这里的人,更多是从事开矿、打猎和畜牧业。
虽然冬季气候寒冷,降水也少,可西西伯利亚平原有着一望无际的草地,这儿很适合放牧。
肉食、奶制品、小麦、土豆,是这儿的俄罗斯人主要的生活口粮。
而当辽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没有了军队的保护之后,他们就已是砧板上的鱼肉,只能够任由国防军来宰割!
不要奢望着俄罗斯的平民【更多的是农奴】能主动的站起来反抗中国的进入。
这些进入西西伯利亚平原生活的俄罗斯人都是些什么人啊?他们当年可是一无所有的逃难逃入西西伯利亚平原的,或是本就是被流放者的后代。当每个俄罗斯人都是圣母吗?这些圣彼得堡‘迫害者’的后人在这个危难关头还会对他们的女沙皇忠心不二?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这些人逃跑并不是对圣彼得堡忠诚,而是对国防军的抗拒加恐惧。
征服者永远是被‘被征服者’恐惧的。
国防军现在就是征服者。
在这些人走投无路之前,或者是相信自己不会被国防军杀死之前,他们都会选择躲避的。
在西西伯利亚平原上,除了那些哥萨克们,就没有几个对圣彼得堡忠心耿耿的。如果是被人有组织的组织起来,到还能发挥出一点作用来,可是俄罗斯的预备役体系从来不会覆盖到西伯利亚。哪儿的人口太稀少了,征兵会大乱当地薄弱的人口比例,严重的影响当地的人口发展。所以,西伯利亚对比这个时代的沙俄欧洲地区来说,还真是一个逃避战争的世外桃源。也所以他们的税收更重一些,荒凉的西伯利亚每年都为圣彼得堡提供着大量的金钱收入。且这场战争对于老毛子们来说,也算不上卫国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