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84章 都跑了(第2/3页)

他这么一哭,后面的年轻士人也都跟着大喊。

“没错,朝廷无人了吗?非要用一个倭寇头子?”

也有人说得更难听,“官匪一家,官匪一家,总算是见识了!”

……

王本固老脸铁青,提到了徐海,他就想起了那一场战斗,想起了唐毅对自己的冷嘲热讽,活了大半辈子,他还从没有那么丢过人。虽然外人都不清楚,可是王本固却视作奇耻大辱,每每想起来,都汗透衣裳,夜不能寐。

偏偏唐毅又那么受宠,他也无可奈何,王本固看着在场的众人,勉强说道:“徐海已经改邪归正了,你们不要揪住不放。”

他这话一出口,百姓们更加不干了,大家纷纷痛骂,更有人冷笑道:“徐海抢了那么多,投降就完事了,可真是便宜!”

“是啊,没准你就拿了徐海的银子,狗官,看家伙!”

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一颗臭鸡蛋,正好打中了王本固的眼睛,腥臭刺鼻,差点昏过去。老百姓一见此情此景,吓得一窝蜂似的跑了。

王本固回到了书房,清洗之后,是越想越生气!

竟然替徐海挨了打,还有这么荒谬的事情吗?说本官包庇徐海,我恨不得要了他的命!王本固在地上转了两圈,他突然眼前一亮。

胡宗宪尚且乖乖交出了王直,唐毅还敢罩着徐海吗?

王直没了,什么驱虎吞狼也成了屁话,徐海没有了存在价值,你唐毅要还是保他,就代表你收了他的银子。让本官抓到了把柄,我一本接着一本,不把你弄倒了,我就不姓王!

坐了一个多时辰,王本固终于拿定了主意。他大喇喇以巡按御史的名义,给知府衙门发去公文,要求徐海配合查案。

王本固故意装作轻描淡写,只是派了一个小吏过去。

他巴不得唐毅生气,最好你不把人交出来,我就能上书弹劾你!

王本固憋了一肚子坏,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公文送去了,唐毅竟然欣然同意,还给王本固写了亲笔信。

告诉他只管放手去做,徐海和王直都恶贯满盈,如今王直被抓了,徐海也罪有应得,把二寇一起处决,大快人心,东南的百姓都会拍手的,王大人要是不愿意,那我也要动手……

看完了唐毅的信,王本固倒是有些着急了,这要是让唐毅抢了先,功劳算是谁的?这小子入仕几年,比起自己混了十几年的位置都高,还让他立功,只怕这辈子也别想出气了。

王本固立刻急吼吼点起了人马,到城外军营。

徐海自从投降之后,不是协助官军作战,就是在地方修桥补路,做了不少的好事情。眼下正是春耕,徐海的手下正帮着老百姓修引水渠。

倭寇谁都恨,可是经过了一年多相处,大家的恨意也小了不少,要不是官逼民反,走投无路,谁愿意下海做贼啊!

渐渐的双方竟然越发融洽了,王本固带着人前来,气势汹汹,要把徐海带走。干活的老百姓可不干了,总要给个说法才是。

王本固受到上一伙老百姓请愿的影响,误以为徐海怙恶不悛,这些所谓的百姓都被倭寇给收买了。他一怒之下,就让手下人强行带人,百姓们纷纷挡在徐海的前面,你带人可以,把理由拿出来,随便派些人手,帮我们把水渠修了。

老百姓的无理要求激怒了王本固,他立刻下令,连老百姓都抓,这回可热闹了,徐海见事不妙,立刻招呼着手下逃命,王本固只带了三百多人,而徐海身边的部下就有八百多,而且个个身经百战,壮得和牛犊子似的。

他们逃入了临近的山林,迅速就没影了,王本固一介文官,哪里斗得过徐海,他愤怒无比,立刻赶回杭州,准备逼着胡宗宪调兵抓人。

可是刚刚到了杭州,一个晴天霹雳就落到了头上。

押解王直的人马刚到了北城,就被一伙突然出现的匪徒给抢走了。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