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观念碰撞(第2/3页)
赵文华本想借着夸大乡勇功劳,打击张经,谁知唐慎不上道,弄得他不尴不尬。
“哈哈哈,子诚真是个实诚人。”赵文华干笑了几声,说道:“无论如何,子诚的功劳是人所共知,我已经给朝廷上书,不光赞扬了子诚,还提到了行之。老夫能够脱险,还多亏行之帮忙,要是不给行之讨一点好处,老夫心有不安啊!”
提到了自己,唐毅忙说道:“不敢不敢,梅村公,晚生可是说功劳都是您的,说漏了嘴可不好啊!”
赵文华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行之,听说张经来了,是老匹夫询问吗?”
这种事情没有必要隐瞒,唐毅苦笑着点头,“梅村公明鉴。”
“张经还说了什么,是不是要对本官不利?”
唐毅迟疑一会儿,笑道:“梅村公,晚生以为还是相忍为国,才是东南大幸。”
虽然没有直接回答,基本上也承认了。赵文华不以为然,冷笑道:“人无杀虎意,虎有害人心。不过老匹夫嚣张不了多久了,早晚有恶贯满盈的那一天,不会太远了,本官等着瞧呢!”
赵文华又和唐慎唐毅聊了好一会儿,主要就说乡勇的事情,询问有多少人马,战力如何,粮饷够不够,却官位还是缺武器,巨细靡遗,问了一个遍,直到掌灯时分,才告辞离开。
送走了赵文华,唐毅和老爹心情都不算好,从赵文华的意思当中,都读到了危险的信息,很显然赵文华是掌握了张经的把柄,不知道是不是通倭,但是张老大人都危险了。
“一个是用三分力气玩阴谋,七成功力为大局,另一个十足十的劲头都放在阴谋诡计上面,张部堂是未战先败啊!”
唐毅暗暗感叹,他虽然有心帮着张经,却也深知不能牵涉太深,把自己和老爹都搭进去。看来只有等待关键的时候出手,哪管只保下老大人的性命,也就算对良心有了交代……
唐毅打定了主意,他和老爹商量一下,父子俩准备先回太仓,等待朝廷封赏下来。同时也好好琢磨一下,乡勇下一步的发展,说到底,在复杂的局势面前,手上的实力才是王道。
数千乡勇,威严整齐,雄赳赳气昂昂,每到一处,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相比其他的军队,这些出自百姓之中的队伍,更加受到追捧。
不断有人送来干鲜果品,大馒头,煮鸡蛋,拼了命往大家伙怀里塞。
唐慎也知道这是收拾民心的最好机会,他果断下令,派出两千乡勇,分成五十个小队,帮助倭寇进犯当中,受到损失的百姓,重建房屋,整理农田,恢复生产。
什么叫子弟兵,这就是子弟兵!
别看这两千人不多,但是却让老百姓从心里往外,认同了乡勇。
这不,好些年轻人都蠢蠢欲动,想要加入乡勇的队伍。
回到了太仓,唐毅没跟着老爹回家,只是给老爹留下一句“小别胜新婚”就撒腿跑了,气得唐慎吹胡子瞪眼,发誓要拔了这个没大没小的兔崽子的皮。
唐毅哪能给老爹机会,他直接跑到了朱老实的家。
自从唐慎续弦之后,朱家就从唐家搬了出来。这几年靠着家具作坊,朱家就攒下了几万两的家底儿,在太仓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买下了五进的大院子,足有上百间房子,朱大婶还贴心地给两个儿子留下了东西跨院,给他们成婚用。
谁知这两个小崽子竟然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一起跑到了爹妈的面前,二话不说跪倒砰砰磕头。
“撒癔症还是吃饱了撑的,磕什么头!都给我滚起来!”
朱山挺起身体,沉着脸说道:“娘,您和爹不答应,我们就不起来!”
朱老实皱着眉,叼着烟袋,“说吧,我们听着。”
朱山咽了口吐沫,轻声说道:“爹,娘,我们想当乡勇。”
“我敢情是什么事呢!不就是当……当什么?”朱大婶突然从炕上跳下来,抓起鸡毛掸子,凶神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