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武皇帝与后主(第2/9页)
但是,北齐国打造的河洛防线固若金汤,宇文邕别无选择,只能出奇制胜,碰一碰运气。攻打平阳,除了少数大臣之外大部分将领持不同意见,不愿意去。第一胜算不足,第二去年刚刚失利,元气尚未恢复。宇文邕做事果断,谁不服军法从事。
北周六军再次出动,宇文邕针对晋阳援军做了详细军事部署,主力部队攻打平阳,齐王宇文宪领兵二万驻守雀鼠谷,陈王宇文纯率兵二万驻守千里径,郑公达奚震率一万步骑守卫统军川,大将军韩明率六千人马保卫齐子岭,尹升率五千人马守鼓钟镇,辛韶率五千人马守蒲津关,宇文盛率一万步骑驻扎汾水关。宇文邕的战略意图显而易见,诸将拒险守关,以逸待劳阻击北齐援军,掩护主力攻下平阳。分派兵力占据战略交通线,做到进可守,退可逃。
宇文邕的战略计划非常保守,北周仍然十分恐惧被突厥人称之为“眼中有铁”的北齐鲜卑铁骑。西魏北周与东魏北齐的军事较量输多赢少,北周建国以来大规模军事冲突更是三战三负。然而,今非昔比,昔日狂扁北周军的段韶和斛律明月不在了。周军包围平阳城。这里原来是斛律明月的防区,城防依旧,人无踪迹。幸亏不在,如果斛律光真如天边明月常在的话,宇文邕岂不惨了。
令周武帝宇文邕大呼侥幸的是,北齐大军赶到之日正是周军破城之时。后主高纬反应不可谓不快,周军十月初四发兵,十八日兵围平阳,高纬指挥大军二十八日赶到,很遗憾,二十八日凌晨城破。北齐边将发现敌军,判断敌情需要一定的时间,后主高纬仅仅来晚几个小时,而这几个小时恰恰成就一首诗。“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美人如玉
李商隐诗中的晋阳实为晋州,即平阳。北周军攻入北齐国境时后主高纬正与冯小怜在天池狩猎,冯淑妃跨马弯弓,英姿飒飒,女人穿军装别有一番倾国风采。
皇帝外出打猎游玩,右丞相高阿那肱在晋阳代理政务,晋州急报首先送到他手里。论武功,高阿那肱打契丹、柔然、突厥有战功,算一号人物;讲政治就差远了,不读书、不懂历史,不会权谋,还不如和士开。他升到右丞相的位置全靠一颗平常心。不轻易生气,不轻易发火,不乱讲话,不揭人家的短,不搞人家的隐私,不说别人坏话,不卖官,凭资历升迁,朝廷中的不倒翁,同事们心目中的老好人。所以人家干到司徒公、右丞相、录尚书事,兼并州刺史。这种人表面看上去憨厚老实,实际未必没有心计,这叫做大智若愚,厚黑学的最高境界,请看高阿那肱的表现。
高阿那肱拿到告急文书一看,没当回事儿,北周与北齐边境经常交兵打仗,习以为常,周军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总是走河南不走山西这一路。高阿那肱文书一扔,喝茶去了,不等他泡好茶,第二封告急文书又到。从早晨到中午,驿马三至,送了三封急件。高阿那肱不疾不徐道:“皇帝正玩得开心,边境小打小闹乃是常事儿,不值得惊动圣驾。”我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在皇帝心目中留下不良印象。不成想,傍晚时分第四名信使赶到,只说了四个字:“平阳
平阳丢了?高阿那肱跳了起来,平阳城防坚固,有八千军队怎么可能说丢就丢。高阿那肱赶紧进山找皇帝。
平阳丢没丢呢?当然没丢。后主高纬十一日去打猎,十八日返回晋阳,十八日那天周军才包围平阳城。所谓平阳已陷是边将们一贯的夸张手法,就怕皇帝不急,说丢了该着急了吧。
后主着急了,冯小怜不急,“更请君王猎一围。”再玩一把吧。我们斗地主、打麻将、下棋不都常说最后一把嘛。当时冯小怜不是说猎一围,而是说再杀一围。不吉利,后主叫高纬,你杀一围算怎么回事!这话也就冯小怜说,别人说的话,那是谋反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