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秦帝国的崩溃 二、情系殷墟梦邯郸(第2/3页)
又驱车由安阳北上,沿漳河南岸东走临漳,堤下村落田园,想来当年都是秦军驻地。到三元,漫步邺镇漳河大桥,经过数百米河道,林木掩映的北岸河堤间,项羽联军的旗帜身影,仿佛依稀隐现。邺城故址就在桥边,六朝古都的繁华往昔,如今只有金凤台遗址尚存。登高远望,诵王粲名章:“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从军诗》咏叹的是曹魏东征。国破山河在,人去江海流,触景生情,借题生感,我依然想见项羽和章邯。
漳河西出太行山东流,至安阳和临漳一带,河道宽广,水势浩荡,项羽军漳北,章邯军漳南,就是在这一线。漳河过临漳以后往东北流去,在成安、广平、魏县、大名、馆陶一带的漳河、洹水和黄河之间,章邯军以棘原为中心,筑有坚固的防御壁垒,连接安阳、临漳防线,阻止项羽军由东北方向对安阳的迂回包抄。这条防线以北,项羽军已经控制漳河两岸。
这个时候,二十万秦军,背靠黄河,由水运就食荥阳敖仓,南有三川郡可以依托,通过三川东海道连接关中,西有太行山道连接河东,三郡联成一完整的战区,只要守住漳河,保全河内,秦王朝尚有半壁江山可以延续。然而,就在两军对峙期间,赵国将领司马卬由上党郡南下抵达黄河边,将河内与河东的联系切断。受司马卬顺利进军的鼓舞和启示,项羽派遣猛将蒲将军隐秘夜行到漳河上游,实行西线迂回包抄,在磁县西南的三户津渡过漳水,一举突破秦军的防线。于是项羽引大军运动到临漳西部,在临漳和磁县之间的污水大败秦军,将章邯军压缩到洹水南岸。逼迫章邯投降的最后一击,乃是赵国将军申阳渡过黄河,占领河南县,三川东海道被切断,联军对河内郡的战略包围形成,章邯军已成瓮中之鳖。
自司马迁以来,历代关注巨鹿之战的史家,都没有特别注意到司马卬和申阳在迫使章邯投降中的巨大作用。我们知道,司马卬和申阳,后来都被项羽封王。司马卬被封为殷王,封地为河内郡;申阳被封为河南王,封地为三川郡。项羽封王建国,严格依照军功原则,司马卬和申阳之所以在联军无数将领中脱颖而出被授与王位,正是为了酬谢他们首先突入河内、进入三川,完成了对于章邯军的包围,最终迫使章邯投降的卓越军功。
洹水绕安阳城北流过,殷墟跨洹水两岸,是殷王朝都城的遗址。自殷王盘庚迁都于此,直到纣王为周所灭,二百七十三年间十二世王,代代营筑宗庙宫室于此,其繁华富丽,堪称古代第一。殷亡以后,国都残破,殷人迁徙流离,殷都渐渐成为废墟,遂有殷墟之名,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二世三年七月,陷于联军包围的二十万秦军投降,项羽引领各国将领与章邯盟誓约降于洹水南岸。殷墟八百年后重登历史舞台,宣告秦帝国大势已去,灭亡已是不可避免。章邯在洹上放声痛哭,哀泣人生,哀泣国运,哀泣亡魂。曾几何时,亡国之废墟,又成国亡之判决地。秦人原本在东方,辗转迁徙到西陲,与殷人共有玄鸟图腾的先祖。此时此刻,冥冥之中的亡灵,又共集于洹水否?
常言道,时间不可倒流,历史不可重演。历史学有悖常理,使用倒向的时间,重现往日的影像。邯郸河内,安阳临漳,数千年来,漳河易流,黄河改道,古昔旧迹,都已经深埋于黄土之下。新近落成的殷墟博物馆建筑在地下,由地面筑通道盘桓下行,通道两旁路牌,都以历代王朝之名标识,半米处先去民国清朝,深入再去明元两宋,两米三米走下去,跨入五代唐隋,尔后是南北朝晋魏三国,东汉西汉秦,五米以下,走近战国春秋,再由西周下去,抵达地下七米的殷商。你所经过的地下通道,将现在到过去的时间,转换为由地表到地中的空间。进入辉煌的展厅,青铜器、甲骨文、妇好三联甗、司母戊大方鼎……无数神秘的出土遗物,带你进入历史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