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第2/2页)

这种孤独、寂寞、愁闷已经不是我们在寻常诗词中见到的那种情绪。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如杜牧:“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些愁是为怀才不遇,或为睹物思人,或为伤春悲秋……

而李煜的愁在于一个“离”字。这离又不是寻常的离别之意。而是三千里家国江山生生地被人夺去!这种滋味又岂是一般人能够体会的?

这愁之味根植于李煜的内心深处,驱之不得,舌品不得,触摸不得,酸涩无比,苦痛无比。

宋太宗早已对跟随李煜一起投降来到汴京的美貌小周后垂涎三尺。他三番五次地找机会召小周后进宫朝拜,并强行侮辱。小周后一介柔弱女流,为了李煜只有强制自己忍受。

据说小周后每次从宫中回来,都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哭泣、大骂来发泄。李煜自知其中原委,却无能为力,敢怒而不敢言。面对陪自己受难的女人,心如刀割。他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啊!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门外小声地安慰、赔笑。

作为一个铮铮男儿,他的内心只有深深的自责吗?

他有太多的事要自己承担:赵氏皇帝的责难、嘲笑、讥讽,他自己忍着;小周后被辱,他打掉牙齿和血往肚里吞……他心中的苦痛常常不能表露在众人前,没有人可以分担,没有人能体会。

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没有人可以听他一诉衷肠。

他的内心深处隐藏了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恐怕这才是李煜孤独寂寞的根源。

只有在无人的夜里,在寂静的庭院里,只有秋风下的寂寞梧桐,和天上的一弯月可以寄托他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

一朝帝王如今沦落到如此地步,怎不叫人扼腕叹息!难怪他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