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杨柳依依(三)(第3/4页)
茶馆内鸦雀无声,连原本记账的掌柜也停下了笔,毛笔在账本上滴开了一团巨大的墨迹都不曾察觉,那几个秀才原本是极为鄙夷当兵的,听到那五爷说着此事,不由自主地入迷了,那年轻人也放下了茶盏,凝神细听起来,五爷见到自家的话语如此引人入胜,越发得意起来,“柳王氏长叹一声,继续说道,‘我也不想当什么诰命太太,你若是能平平安安一辈子,那就是最好了,满天神佛,诸位菩萨,请保佑柳亨一辈子平安喜乐……’如此反复念叨,我在门外听着都痴了。说来惭愧,我倒是偷听了这么久。”五爷微微有些不好意思,那个老者连忙宽慰,“五爷又不是想去偷听,只不过恰逢其会罢了,还请五爷继续说下去,那柳亨。”众人连忙跟着点头,“能不能去从军了?”
“我就站在门外,门内点着一盏油灯,母子两人身影恍恍惚惚,过了许久,柳亨才继续说道,打断了柳王氏的念佛声,‘娘,你就让我去吧,我就呆在家里,这心里不舒坦,也活不了多久的!’说完室内就传来扑通一声,柳亨的身影低了下来,想必是跪在地上了,我只听见他喊道,‘娘,你就让我去吧!媳妇儿会孝敬您的,有了皇上亲手赐的金牌,家里肯定能过得好了,我一个人在外面也能安心打拼,就算将来儿子一不小心死了,为国捐躯了,也能入英烈祠,不会孤苦无依的!’说完室内就响起了连串的磕头声,柳王氏长时间地不语,过了一会,唱带着哭腔,说道,‘罢了罢了,留得住你,也留不住你的心,你去吧,你这个狠心的小子,为娘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了,你要报国,为娘也不敢拦你,你要好好保重自己个,凡事不要逞强,想想为娘,想想你在家的妻儿,我们全家都在家里等着你,老天爷,他爹,你也要在天上好好保佑三儿!’说完两个人就抱头痛哭起来。”
众人唏嘘不已,那个中年文人也感动莫名,“原来还有这一节,实在是忠贞之家,这柳亨自然是好的,柳王氏所说的也未必没道理,是呀,父兄已然为国捐躯,留一个小儿子养老送终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儿,说到底,也不枉费了太后的手书!此词必然将成就千古佳话!”
那个面带鄙夷之色的秀才脸色一正,接过了这个中年文人的话头,“奈何上下阕有转韵,实在是美中不足。”
中年文人眉头微皱,看了那秀才一眼,“瑕不掩瑜。”中年文人就这么四个字一笔带过,复又说起,“想当年皇太后还是后宫嫔妃的时候,就已然有卜算子咏梅流传于世,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别人写梅只写自身高洁,没曾想太后居然能别出心裁,写出梅报春之意,这国朝,前有纳兰性德,如今又有太后,实在是我等文人幸事也。”
那个秀才瘪瘪嘴,倒是也不多反驳什么,只是和自己的伴当一齐复又坐下,五爷也点点头,“我是听不太懂,但太后的诗句似乎也有激励的意思在里头,那一日晚上在驿站房外,我就下了决心,等我家的二小子过些年身子长大了,就让去从军!”
众人钦佩不已,这五爷不仅直说自己做了偷听之事,更是如此表明心迹,果然是极为光明磊落的人,大家连连举手抱拳行礼,“五爷忠义!”“掌柜的,五爷今个的茶钱我包圆了!”
五爷站了起来团团作揖,“多谢列位!”那三笑道,“五哥说的好啊,如今这四九城谁还能看不起当兵的?那些别的人,可值当太后皇上亲自行奠礼吗?我家的小子看上去文弱的很,不知道读书如何,若是日后强健些,读不起书,我也必然要他去当兵才是,且不说别的,如今的常四,可不是咱这茶馆最有出息的人了吗?”
众人连连称是,那富翁也点头啧啧称奇,“如今常四爷可真是风生水起了,八里桥之后,擒了洋人的功劳,再加上旗人的身份,那一日拦轿之后,似乎名声上达天听了,武大帅也照顾地紧,如今正在丰台大营当着队正,威风得紧呢,这队正倒是没什么大的名堂,可是在健锐营,又是为国立下功劳的,那一日英烈祠祭祀,他也跟着去了,如今,好家伙,上赶着不少上三旗的贵女要排着队嫁给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