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南浔路(1938年6月~1938年10月) 熊本来的背包客(第6/9页)
第106师团受挫金官桥,冈村宁次大失所望。幸好这时候吉住良辅的第9师团在九江登陆了。
武汉外围战打到盛夏时,冈村宁次已经有捉襟见肘之感。江北的第6师团按部就班地打着,没叫人操心。沿长江逆流而上的波田支队,在进攻上也没什么问题。但在江南作战的第106师团和第101师团(后面会写到)问题越来越多,这两支部队仿佛无底洞一般吞噬着冈村手里的直属部队。就算冈村把手里攥着的一些炮兵部队配属给他们,其攻击仍不见成色。在这种情况下,他直电畑俊六,请求把战力强劲的第9师团发过来。冈村太需要这样稳定军心的部队了。
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七七事变”的中国驻屯旅团也扩编为第27师团,投到了江南战场。师团是谁呢?就是那位认为“控制中原就能迫降中国”的陆军参谋本部情报部长本间雅晴。你不是有这样的观点吗?那么好,你亲自上阵带着人打武汉。在本间的率领下,这股日军由天津塘沽经海路辗转到南京,随后乘船开至九江,8月30日已经登陆鄱阳湖畔的星子县。
一下子又多了两个师团,冈村宁次有了底气,开始重新考虑各自的任务。
冈村和参谋长吉本贞一、作战课长宫崎周一、高级参谋池谷半二郎等人重新拟定了作战计划。
计划由池谷协助宫崎完成。前者有南京追击战的经验,后者虽没参加过南京攻略,但是当时日本军中不可多得的参谋人才。
宫崎曾在陆军大学教了多年战史课,后来写下的《感悟兵术》一书是有关昭和日军战术的解密之作,又著有《宫崎周一中将日记》,和池谷半二郎的《某作战参谋的回想手记》,成为了解日军参谋战术的“教科书”。
在宫崎的计划里,本来作为总预备队的第9师团主力向瑞昌进击,一部协助第106师团在瑞昌至德安的大道上获得前进据点;第101师团攻取星子县后,切断第106师团正面中国军的退路,计划在8月底占领德安;第27师团在星子附近登陆后,也向德安进击,策应第101师团的行动;至于第106师团,以一部捕捉庐山西南之中国军,主力亦向德安方向追击。
宫崎后来成为日本帝国时代最后一任陆军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在他的计划中,江南的4个师团互为犄角。
第9师团登陆后,前锋丸山支队(丸山政雄少将率领)即击溃川军王陵基的部队,迅猛推进到岷山一线,攻击了金官桥左翼欧震第4军的阵地,策应第106师团作战。
军情陡然出现变化。
在第4军左侧背暴露的情况下,薛岳急令俞济时第74军驰援岷山。
成名前的第74军,自从南京撤下来后,似乎没进入状态,在万家岭大捷前,一直迷迷糊糊的。
在接薛岳命令前,第74军还有一个插曲:
九江陷落后,张发奎把部队后撤,第9集团军总司令吴奇伟给第74军军长俞济时打电话,叫他派手下第58师到黄老门增强李汉魂第64军的防线。此时,师长冯圣法正带着第58师警备德安。接到命令后,部队立即出动。当时南浔铁路已经不通,只能走铁路西侧的一条山路。
但行至马回岭时,出事了。
第58师下面是第172旅和第174旅,前者旅长是在南京战受伤的邱维达,他是由王耀武第51师团长的位子升任第58师旅长的。邱维达的部队,走在最前面的是蔡仁杰(黄埔军校5期,湖南常德人)的团,中间是邱的旅部,另一个团在后面。刚到马回岭,就有日机来袭,蔡仁杰急忙指挥士兵隐蔽。就在这时候,西南方向又枪声大作。
情急下,见日机走后,蔡仁杰带人加快速度,把后边的部队甩开了。
就在邱维达想带人跟上去的时候,发现第174旅跑了过来,从他们面前斜穿而过,等于把邱维达旅部和身后的另一个团挡上了。等第174旅过得差不多后,邱维达想带人继续前行时,意外发现左前方山沟里出现一面刺眼的太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