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一四章 长相思(第2/4页)

周宣道:“就是能杀也杀不得,这不是江湖,这是国与国,清乐公主嫁给南汉太子本来是为了两国交好联姻,若是南汉太子死在唐国,那岂不是马上要打仗了?这样一来,吴越、两宋就会一起来凑热闹,妄图瓜分唐国,那我们还到哪去悠哉优哉地踢球、下棋、斗蟋蟀?”

四痴道:“不在唐国杀,那就等到了南汉再杀。”

周宣笑道:“老四聪明,就这么干。”

三痴道:“主人,南汉之行非同小可,阿宁不便与主人同行,怕被南汉太子手下认出,不如我和阿宁由陆路先去兴王府,在那里等着接应主人如何?海上就由四弟陪着主人。”

周宣点头道:“行。”

四痴道:“三哥何不去杭州请梅妻鹤子的林逋先生相助,一道去南汉?”

蔺宁眼睛一亮:“若得林逋先生相助,那就好多了。”当日在西湖孤山上,林逋举手投足间连毙鹘门五人,实在让蔺宁震撼。

三痴皱眉道:“林师早已立誓足迹不出西湖的。”

周宣心中一动,微笑道:“或许我有办法让林先生出西湖——”

在三痴、四痴愕然的目光中,周宣提笔写下一阙词:

“《长相思》——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据南宋胡元任的《苕溪渔隐丛话》记载,林逋年轻时痴恋一女子,但不知何故,二人不得不分开,林逋填写这阙《长相思》相赠,此后林逋一直未再婚娶,这阙词也是林逋去世后友人在其诗集中发现的,也就是说林逋生前此词不传于世,现在周宣把这词送给林逋,可以想象得出林逋会有多么吃惊!

“老三,你把这阙《长相思》给林先生看,说,要知究竟,请来兴王府找我周宣。”其实周宣也不知道林逋痴恋的女子是谁,反正先糊弄他出来再说。

四痴看了看说:“主人,林逋先生五十余岁了,又不是女的,你写这情诗给他管用吗?”

周宣哈哈大笑:“老四,这词不是我写的,是林逋先生年轻时的旧作。”

四痴奇道:“林师的旧作你怎么会知道?”

周宣道:“那是因为你不爱读书嘛。”

又闲聊了一会,周宣留下一题珍珑局——“七擒孟获”,让三痴、四痴苦苦思索去,他回“芙蓉园”,一路上听得丝竹管弦,悠悠呜呜、嘈嘈切切,是那些会乐器的丫头们在苦练哪。

次日一早,例行健美操、蹴鞠之后,周宣带着那册书入宫见小周后,说了印书之事,问书名可否叫《花萼楼志异》?再求小周后为此书写一篇序。

小周后微笑道:“叫无妨《花萼楼志异》无妨,写序嘛也可以,但不能署名。”

周宣道:“谨遵姑母懿旨,不过后世寻章摘句的考据家会考据出来的,啊,原来序言是一代贤后周——所作,不仅序言,而且里面的所有篇章都出自周后之手笔,七叉公子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

小周后“格格”娇笑,声若银铃,比少女的嗓音还娇美。

清乐公主翩跹而来,眼波盈盈瞟着周宣,问:“母后何事如此开怀?宣表兄说故事了吗?”

小周后道:“你宣表兄要把平日讲的那些故事收集成书,不出半月就能印出来,书名叫《花萼楼志异》。”

清乐公主喜道:“那太好了,到时宣表兄送我一册。”

周宣道:“有定价,四百文一册,愚兄靠卖文为生。”

清乐公主笑得花枝乱颤、波涛汹涌,笑个不停。

小周后矜持起来,浅笑道:“宣侄有东方朔之滑稽,机智诙谐,让人忘忧,宣侄为斛珠画像之前是不是先说一篇《花萼楼志异》?”

周宣便讲了一则《聊斋志异》里“小谢秋容”的故事,一波三折,绘声绘色。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