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附注(第4/4页)

[111]「歌声渐稀:台籍日本兵的拉包尔之歌」,《光华杂誌》,台湾,第三卷第八期。2005年8月,第80页。

[112]参见Borneo POW网页(http://www.borneopow.info/young/draw/youngbill.html#13)。

[113]参见Fepow Community 网页(http://www.fepow-community.org.uk)。

[114]李展平《前进婆罗洲:台籍战俘监视员》,南投国史馆台湾文献馆,2005年,第37页。

[115]同前註,第230~233页。

[116]英国BBC报导,2008年12月8日。

[117]卓以佳、杨新华「卓还来」,参见家族网页(上海,http://www.quzefang.cn/zhuohuanlai.htm)。

[118]直到1985年,南京才有第一次的纪念活动。参见南京民盟网(http://www.njmm.gov.cn/cps/site/njmm/myfc-mb_a20050920245.htm)。

[119]陈炳靖「被囚在南京集中营的日子」,转引自十四航空队中美空军混合团CACW网页(http://www.flyingtiger-cacw.com)。

[120]「歌声渐稀:台籍日本兵的拉包尔之歌」,《光华杂誌》,台湾,第80页。

[121]谢培屏编《战后遣送旅外华侨回国史料汇编》卷二,台北国史馆,2007年,第49页。

122.田村吉胜相关资料来自Australia-Japan Research Project网页(http://ajrp.awm.gov.au/AJRP/AJRP2.nsf/Web-Pages/TamuraDiary?OpenDocument)。

[123]陈千武《活著回来:日治时期台湾特别志愿兵的回忆》,台北晨星出版社,1999年,第374页。

[124]同前註,第80页。

[125]1942年至1943年,日本军政府动员台湾原住民青年,组织「高砂义勇队」投入太平洋战线。前后八回,总计有四千多人开赴南洋作战,多半魂断异域。日本报导文学作家林荣代,以口述歷史方法出版三巨册,分别是《台湾第五回高砂义勇队——名簿、军事储金》、《台湾殖民地统治史》、《证言——台湾高砂义勇队》。引文转载自papalagi 博客网页(http://www.wretch.cc/blog/pisuysilan/4925852),2006年6月18日。

[126]参见James Bradley, Flyboys: “A True Story of Courage”,Warner Books Inc., 2006.

[127]台大哲学系事件发生於1973年,由於政治力的介入,台大哲学系的部分教师及学生被指為「為匪宣传」或「叛乱」,包括陈鼓应、王晓波等教师被迫离职。台大校务会议在1995年分别给予受害者平反及復职、金钱补偿等。

返回总目录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