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吴越春秋百家姓第二位钱姓的创业史(第9/18页)

安葬完罗隐,钱鏐好一阵郁闷。虽然淮南军屡次骚扰钱镠,但没一次得手的,加上钱镠这些年也玩累了,便又一次回到家乡去见“衣锦将军”。钱鏐肯定知道汉太祖刘三回家乡做《大风歌》的故事,也作了一首《还乡歌》:“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父老远来相追随。牛斗无孛人无欺,吴越一王驷马归。”

客观点说,这首诗在气势上不如刘邦,刘邦得的是天下,钱镠只得到了吴越,气势小点也正常。突然想起民国时大诗人张宗昌的那首文盲版《大风歌》:“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口气大的吓死牛,实则饭桶草包加无知,让人哭笑不得。

钱鏐做为封建统治者,自然也免不了“奢逸自大”,让父老乡亲拜伏自己脚下,心中肯定有说不出的快意,项羽就曾说过“富贵而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何止古人,现代人有了钱也会在家乡建座希望小学什么的,甚至还有给自己建生祠的。人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其实也很简单:人首先是一个欲望的动物。

钱鏐虽然少不了 “封建习气”,但在五代十国这个天崩地裂的大乱世中,钱鏐统治的吴越(基本就是浙江一省)相对中原乱局,还算比较稳定,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钱鏐弄到这份家业实在不容易,他不敢过于放纵自己,钱鏐每次睡觉时都枕着一个小圆木枕头,每当辗转翻身时小圆枕就会掉到地上,钱鏐都惊跃而起。不为别的,只会时刻警醒自己:“天下不太平!”

强大的政治军事机器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好在钱鏐的浙江没受到唐末战乱太大的波及,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浙江临近东海,经常受海患影响。钱鏐发动民力在钱塘江修建海塘,并疏通了河运,保障了浙江经济不受自然灾害影响。而且钱鏐大力扶持养蚕业,五代十国时,吴越出产的丝织品冠绝天下,这也是吴越和各国进行贸易的大宗,赚足了银子。

钱鏐不仅和内地进行贸易,还扩展海外市场,和北方的契丹、日本等国有商业往来。在钱鏐的精心治理下,杭州一跃成为富甲天下的大都会,吴越从钱鏐建国一直到钱俶降宋,都没有经历过战乱。到了宋朝,杭州更是盛极一时,尤其是在南宋。“奉旨填词”的柳永曾有一阙快灸人口的名作《望海潮》: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杭州以及浙江的发展,无论如何都少不了钱鏐的一份贡献。

钱鏐治下的吴越政权对中国文化还做出了一个巨大的贡献,一说出来大家全都知道,那就是著名的《百家姓》。《百家姓》开头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赵是大姓,但钱姓并不多,为什么会这样排呢?因为写《百家姓》的这位就是吴越人,这时吴越已经归投宋朝,所以宋朝赵姓做为国姓排在第一,吴越的国姓钱姓也自然排在第二位。

无论中原如何改朝换代,吴越都基本不受影响,钱鏐的外交政策是对中原政权称臣以换取在和淮南军对抗时的战略空间,这种外交战略无疑是正确的。当朱友贞被李存勖灭掉时,钱鏐继续向李存勖称臣。李存勖刚统一中原,也管不到吴越,按朱梁对钱鏐的旧例处理。钱鏐也老了,玩不动了,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

钱鏐的儿子很多,但真正能让钱鏐放心传承江山的,也只有七儿子钱元瓘了。钱元瓘被杨行密当做人质扣押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后来田頵造反被杀,钱元瓘趁机溜回杭州。钱鏐最喜欢这个儿子,钱元瓘为父亲的江山基业立下不少功劳。除却这些“硬件”,在“软件”上钱元瓘也有优势,钱鏐因为军事压力被迫送钱元瓘做人质,心中对七儿子便多了份欠疚,钱元瓘自然也就无形中增加了不少感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