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碎叶风云(三)(第3/4页)
三人便回头向城头高声喊道:“将军,一切正常,是从阿图木镇来的商人,他们报货值一万五千大食金币。”
一万五千金币按大食十税一的税率便是一千五百金币,加上通常的溢价认定,这一笔税金至少要收入二千金币,喜得城头上的大食军官合不拢嘴,连忙一挥手令道:“开门,放他们进来!”
大门终于轰隆隆地打开了,两名士兵先回去递送文书,而另一名士兵则笑着站在一旁,望着商队进城,渐渐地,他的脸上开始露出了诧异的表情,前面是突骑施人不错,怎么后面的人全部都是唐人的脸孔,这是怎么回事?
队伍中间的施洋紧紧地盯着他,这时,走在最前面的唐军离城门还有二十余步,他眼看这名士兵要斥问了,便立即取出一只钱囊,向他摇了摇,钱囊里发出悦耳的金币碰撞声,他把钱囊递给他,士兵一怔,他指了指自己,意思是这钱囊是给他吗?
施洋笑着点了点头,挤到他身边,把钱囊一把塞给了他,那士兵手中一沉,钱囊险些落地,他迷糊地接过钱囊,忽然似想到了什么,本能地向城头上望去,就在他转头的瞬间,一把锋利的匕首抵着了他的后腰,“不准出声,出声便杀死你!”
突厥士兵吓得一动也不敢动,他手中捏着钱囊,脚下机械地跟着唐军一起向前走,施洋一手挽着他的肩膀,脸上笑眯眯的表情,从远远看来,他们两人似乎正很亲密地说着什么。
队伍慢慢进入了城洞,这是典型的大唐城池构造,城洞又长又深,光线昏黑,待施洋走出城门时,他身旁的突厥士兵已经不见了,他面无表情地将带血的匕首收了起来,眯起眼打量着城中的情景,他们现在还在瓮城之中,前方还有一个城门,四周是笔直的高墙,墙头上站满了手拿短矛的大食士兵,唐军没有慌张,他们都带着宽大的帽子,从上面是看不见他们的脸,走进瓮城城门,前方已经堵了许多城中的突厥人,他们笑容可掬、热情似火,是闻讯赶来拉生意的店主。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大吼一声,“你们谁是头?”
只见一名大食军官从城上冲下,站在台阶上扬着他们的报税书怒道:“你们是在扯谎,明明有三万金币的货值,却只报一万五,你们是想逃税吗?”
施洋冷冷一笑,用汉语高声道:“我就是头!”
大食军官一怔,循声望去,却猛地大吃一惊,他没有看到人,却看到了一具冷冰冰的钢弩,以及一颗黑点由小变大,霎时便到眼前,一抹寒光乍现,‘是弩箭!’念头只起了一半,他只觉双眉间一阵剧痛,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大食军官尸体从台阶上摔落下来,一箭贯脑,甚至连惨叫声也没有,这就是动手的信号,三百名唐军一声呐喊,纷纷扯掉身上的长袍,露出里面的一身盔甲,他们抽出腰间横刀,仿佛劈波斩浪一般向两旁的大食军杀去,瞬间的变故使大食军们惊呆了,一连被砍翻十几人后,他们才反应过来,大声叫骂着举刀和唐军拼斗,城墙之上也喝骂声不断,一百余支短矛不分敌我地从城上投刺下来,十几名唐军和大食军纷纷被刺中,惨叫声四起,几匹战马也被短矛刺中,在城中狂奔,一连撞翻了几个突厥商人。
这时,一支短矛闪电般向施洋刺来,他一个翻滚,短矛擦身而过,直直地插在地上,尾杆颤动不止,施洋大怒,抬手便是一箭,城头上一名大食士兵中箭落下,拖起长长的惨叫声。
“大家不要慌,把盾牌和弩箭取出来,攻上城去。”
校尉的话提醒了众人,众人转身从战马的袋子中取出圆盾和弩箭,立刻分兵两路,一路人举盾冲上城头,而另一路士兵则向城头放箭,唐军弩箭开始发威,十几个站在城头外沿向下投掷短矛的大食士兵纷纷中箭跌下城来,进攻城头两百名的唐军压力顿减,一鼓作气、冲上城头,城上近三百名余大食军也纷纷冲上来,与唐军混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