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千里追猎(第2/5页)
苏尔曼比唐军晚三个时辰离开阿图木镇,离开时天已经黄昏了,一百多回纥骑兵护卫苏尔曼疾速向西赶路,穿越碎叶谷地这一段路是唐军的实控地,必须要谨慎小心,尤其不能遇到唐军的游哨,他们夜行昼伏,如果顺利的话,在明天早上就能走出碎叶谷地,进入大食人的控制之地。
三更时分,苏尔曼一行终于进入了碎叶谷地,这里是碎叶谷地的中段,离碎叶城约四百里,没有了大清池的影响,碎叶谷地里也是一片天寒地冻的景象,碎叶河已经结一丈厚的冰,在厚厚的冰层下,河水缓缓地向南流去,河两岸是大片光秃秃的胡杨树,显得贫瘠而荒凉,夜色中隐隐约约兀立着的仍然是险峻的山脉,但近处可以看见西去的道路,从暗黑的山岗脚下向偏西方向倾斜而去,道路两旁长满了带刺的灌木丛。
苏尔曼一行在崎岖不平的夹道上行走,他们沉默着,黑暗中只听见马蹄的‘哒哒!’声,这一段路不好走,甚至有些艰难,但它却是穿越碎叶谷地最短的一条捷径,谷地宽不足二十里。
“国师要不要休息一会儿?”一名回纥百夫长十分关切地问道。
现在他们已经走在一段最艰险的山道上,这里是一座狭窄的斜坡,斜坡很陡、地面凹凸不平,一直要走五六里才能走到坡顶,苏尔曼抬头看了看坡顶,过了坡顶就出碎叶谷了,此时坡顶上方的天空已经露出一抹青白色,天快要亮了。
他有些气喘吁吁地说道:“让大家加把劲,我们一定要天亮前走出谷地。”
“国师要过谷地才休息,大家加快步伐吧!”回纥百夫长牵着马快步走到前方去察看路况。
谷口的地势更加险要,这里本来是一段峭壁,没有通道,但千万年的风雨冰雪侵蚀,使这段峭壁变得破碎、崩塌,最终形成了这个险峻的山口。
夜风从山口穿过,发出令人心怵的怪啸声,抬头望去,这里的岩石黑黝黝的,比身后的天空还要黑,道路在岩石阴影中蜿蜒,左边则是陡峭的山坡,深达百丈,苏尔曼忽然有种不安的感觉,这是他几十年慢慢形成的一种预见,当危险来临时,这种感觉就会出现。
离谷口还有百步,他刻意放慢了脚步,落到队伍的最后面,山坡上百夫长在向众人招手,示意没有异常、可以通过,或许是胜利在望,回纥兵们一股作气,牵着马向山顶上奔去。
可就在这时,山顶上方忽然传来一声梆子响,黑暗中箭雨密集地射来,回纥兵措不及防,纷纷中箭倒地,战马惨嘶着坠入了百丈深渊。
苏尔曼虽然年近七旬,但他的反应和身体的灵敏比年轻人还要迅捷,在梆子声响起的同时,他几乎是本能地疾速向右边一滚,这时,两支弩箭一前一后向他射来,快如闪电,第一支箭擦着他的脸庞射过,但第二支却向右微微偏了那么一点点。
苏尔曼只觉肩膀上一阵剧痛,一支弩箭深深地射入了他的左肩窝,痛入骨髓,他几乎浑身的力量都消失了,这时又一支箭迎面射来,他已经没有力气再躲了,苏尔曼吓得魂飞魄散,这是他这一生中第二次感觉到死神离他如此之近,上一次是十三年前在君士坦丁堡冰冷的海水之中。
“国师!”一名回纥士兵猛地将他推开,箭从他身旁掠过,射在一块岩石上,‘当!’地一声,箭尖竟溅出火花。
苏尔曼忽然蜷缩成一团,骨碌碌地向山脚下滚去,这时,埋伏在山道两边的唐军呐喊着杀出,与山道上的回纥兵鏖战在一起,路已经被堵住,施洋一跃跳上一块岩石,微明的晨雾中,他端起弩箭瞄准了正在下滚的苏尔曼,正要扣动扳机时,十几名回纥兵忽然挡住了他的射线。
施洋有些遗憾地放下弩,眼看对方越逃越远,弩箭已无法射及,黑袍国师终于躲过了这一劫,这时,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一百多名回纥人,除了后面的三十几人跟随苏尔曼逃走外,其余全部被唐军射死或杀死,不过唐军也阵亡了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