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六章 再战天下(第3/14页)

但是项羽却不认为他完败,相反,他认为自己完胜。因为刘邦真诚地表态,认可他是天下最拉风的人,这对项羽来说倍有面子。于是他诚邀刘邦入座,大家喝几杯。

酒宴开始了,范增落座,拿眼睛看着项羽,示意项羽动手,立即杀掉刘邦,项羽却扭过头,假装看不见——如果杀掉刘邦,世上就少了一个承认自己拉风的人,就少了一个让自己有面子的人。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承认自己拉风,没人让自己倍有面子,这世界又有什么意思?

如果用水来形容刘邦和项羽两人的智力,那么刘邦就是一口井,黑咕隆咚、阴寒难测,其深不知几许。而项羽就是一只碟子,浅到不能再浅,一眼就能望到底。按理来说,这一年的范增已经七十二岁了,他经历了从战国到秦始皇的漫长时代,以他的人生阅历和智慧,应该能对项羽的智力水准,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但是范增却执意卯住项羽,要求他快点杀掉刘邦。见项羽没有反应,范增再三拿起佩挂的玉玦,暗示项羽。

为什么范增要举起玉玦呢?玦者,决也!范增是想让项羽速下决断。

这时候的项羽,其实心里很痛苦,他下不了手。

项羽下不了手,并非是心软——他一次性坑杀秦兵二十万,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这岂是心软之人?

他下不了手,只是因为:他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人承认自己拉风的世界,无法接受一个没有人让自己倍有面子的世界。

范增的建议和要求,违背了项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除非让他三观尽毁,否则他是不会改变的。

看项羽这个怪模样,范增大为恼火,立即起身走了出去。

范增找来项羽的部将项庄,对他说:“你家老大项羽,心不够狠,不肯杀刘邦。但如果刘邦活着,你们这些人就死定了,迟早都会沦为刘邦的俘虏。当断不断,必遭其乱,你现在进去,给大家敬酒,敬酒后就请求舞剑助兴,乘人不备之机,突然杀掉刘邦。快去吧,这是你们为数不多的机会了。”

项庄显然是钦服范增的人,他立即闯进酒会,先敬酒,再得到项羽的许可,就舞起剑来。他一边舞,一边向刘邦身边靠拢,准备一剑劈死刘邦。这时候刘邦的线人项伯立即冲了出来,也拔剑上前,和项庄玩起了双人舞,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项庄,让项庄无法下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成语就在华丽双人舞之中,迅速流行开来。

为什么输不起

鸿门宴上,剑拔弩张,杀气腾腾。张良感觉到危险,就悄悄地出来,到营门口去找樊哙。樊哙问:“现在情形怎么样了?”

张良说:“此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樊哙急了,说:“这太紧急了,让我进去,和沛公生死与共。”

樊哙立即带剑持盾,向军门冲去,门前的士兵上前阻拦,被樊哙用盾牌一撞,就听扑棱棱骨碌碌,孱弱的士兵,被樊哙撞得满地乱滚——这个满地乱滚的士兵,如果不是韩信也是韩信的同事。因为目前韩信在项羽大营,就是负责把门站岗工作的——冲进酒会,樊哙掀开帷帐,站在那里对项羽怒目而视。

项羽见了樊哙,竟然不认识,挺身按剑问:“这人是哪个呀?”

项羽竟然不认识樊哙,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早在项梁渡江,杀掉第二任楚王景驹之后,刘邦就投奔了项梁,此后与项羽联手合兵,血屠城阳,转战定陶,还一起在雍丘杀掉了李斯的大儿子李由。樊哙是刘邦的第一亲信,麾下第一猛将,而项羽竟然不认识他,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项羽从未仔细研究过刘邦,对刘邦缺乏足够的兴趣。

此前项羽不了解刘邦,倒也罢了,毕竟让一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去了解五十一岁的老头,这太难为项羽了。可现在刘邦已经首入关中,证明了其人不可小视,而且项羽先是作出攻打刘邦的决定,现在又拿不定主意了。对一个自己准备攻击的人,以及考虑放弃攻击的人,却没有丝毫的了解——项羽不知道他要攻打的是什么人,也不知道自己放弃攻打的是什么人。总之他的大脑是一片空白,完全是凭本能行事,没有丝毫考虑。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