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五百五十五章 转机(第2/3页)

如果在平时,这样的一位外国将领就算不会受到失礼的指责,至少也会被斥以粗鲁,而这个时候,尉迟达摩却觉得这样作风粗鲁强悍的将领,才能成为于阗国的倚仗,有了主心骨的尉迟达摩和艾义海就在喀拉汗人的前哨营地里拟定了反攻计划,当天下午,两军合兵一路,就正式展开了反攻。

双方先是在叶城南郊摆开战场,激战了七天七夜之后,喀拉汗人仍然摸不清状况,既不知道艾义海这支比他们作战还要疯狂的军队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人,此时双方本来打得不胜不负,但是喀拉汗人是劳师远征,在异国作战,为慎重起见,喀拉汗统帅决定撤军。

喀拉汗国此时的军力比于阗国还要强大,按照尉迟达麾的想法,此时应该见好就收。可艾义海却不做此想,喀拉汗人东侵时,烧毁寺庙,劫掠民居,掳夺了大批的财物,每个士兵的私囊都丰富无比,这几仗打下来,艾义海赚得钵满盆满,当初做马匪时的贪婪习气又上来了,而且尉迟达摩认为穷寇莫追,他从杨浩那儿学来的却是宜追穷寇,决不予敌喘息之气,于是紧追不舍,坚决不可放弃。

尉迟达摩无可奈何,总不能让援军独自做战呐,只好硬着头皮与他一同前进。其实以喀拉汗人的军力,又已进入他们的地盘,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艾义海未必就能占得了多大的便宜,不过由于追兵的毫不迟疑,使他们误判了追兵的实力,撤退一旦变成败退,便不是任何人都进行约束的了。

喀拉汗逃兵一直逃向他们的都城疏勒,追兵便紧追不舍地扑向疏勒,当地百姓们在充当消息散播的传话筒过程中,本着八卦本性,把追兵的英勇夸大了十倍,结果无形中为追兵起到了宣传战、心理战的重大作用,喀拉汗王国历史上本来是个佛教国家,改变信奉才三十多年时间,在其国家内部,仍有大量的佛教徒,因为是本国人,他们尽管受到了排挤,但是并没有被武力清洗,这时听说于阗国的军队强大无比,不禁大受鼓舞,居然在喀什嘎尔造反了。

这个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变化帮了艾义海和尉迟达摩的大忙,在喀什嘎尔城中的佛教徒帮助下,于阗军队居然轻而易举地攻进了喀拉汗人的都城疏勒。这一战果,直到尉迟达摩踏进喀拉汗的王宫,他都以为是在做梦。尽管因为喀拉汗人迅速组织反扑,从其他城市抽调了大量军队,他们无法守住喀什嘎尔,因此劫掠一番后主动退兵了,不过这一重大胜利仍然使于阗国上下欢欣鼓舞。

此战,于阗国不但掳获了大量的财物,还抓到了不少的贵族,将来可以换取大笔的赎金。经此一战,于阗士气大战,喀拉汗人元气大伤,至少五七年内,再也不可能进行有力的外侵了。艾义海所率军队的英勇,疯魔一般的作战方式,给一直看在眼里的尉迟达摩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所以在向杨浩报捷的时候,于阗国继承认杨浩的夏国之后,又更进一步,尊奉杨浩的夏国为宗主国了,在他写给杨浩的报喜信中毕恭毕敬地说:“大夏朝皇帝陛下,作为护教法王,您派来的军队就像金刚狮子一般英勇,在可以信赖的、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艾义海大将军帮助下,我们长驱直入,直接打到了疏勒城,俘获了敌人的妻子家眷,还得到了大象、良马、黄金、宝石等财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地方人口密集,所以粮食有限,我们回来的时候都饿着肚子,就算是臣和艾将军也不例外……”

这个消息通过夏国和谈使者之口,巧妙地透露给了宋国官员,而宋国自己搜集的情报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一来夏国使者的态度明显强硬起来,赵光义也不得不开始从新审视对待夏国应有的态度了。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