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方乱(第3/6页)

西北局势糜烂至此,已经有些脱离了他的掌控,本来就够他烦心的了,汴梁城中也是不得安宁。他最疼爱的儿子始终对他疑心重重,至今仍执迷不悟,深中那些忠孝仁义的腐毒。这个孽障,老子坐了江山,这皇帝早晚不还是你的?自己的老子不来相帮,却整日纠缠于他大伯的暴死之谜,我怎么会教出这么一个混账儿子。

赵光义越想脸色越阴沉,就在这时,“当当当……”,一阵悠扬的钟声和空灵的木鱼声传进他的耳朵,满腹烦恼的赵光义抬头望去,只见侄女儿双手合十,一头青丝已然落尽,头顶烙了六个香疤。她轻轻站起,披上灰色的缁衣,戴上僧帽,接过念珠,低眉敛目,和光同尘,在那木鱼声、钟声和袅袅的香烟里,好象突然间真的和他隔了一个世界,赵光义心中不禁一阵黯然。

尽管,他觊觎皇位,对皇兄也痛下毒手,可他对永庆的喜爱是发自真心的,皇兄的两儿三女之中,这个小永庆一直是他这个二叔最疼爱的小丫头。出于对皇兄后人的戒备,同时也是对她有些愧意,赵光义有意疏远了小永庆,可是眼看着她从襁褓中的婴儿,变成一个牙牙学语的稚童,再到如今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他这个叔父,是真的把永庆当了自己女儿一般看待的,感情事又岂能轻易地抹杀?

如今,因为父皇的死、娘娘的命,她心灰意冷,看破了红尘,赵光义从不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罪孽,但是看着自己最疼爱的侄女儿走到今天这一步,他还是感到很伤心。

永庆公主……,如今的定如禅师,轻轻接过三炷香,就着烛火点燃,缓步上前望佛礼拜,然后将香插入香炉,退回来双膝跪倒在蒲团上,轻轻叩下头去。

赵光义看了看虔诚礼佛的永庆,又向那炉中的三炷香望去,香火忽明忽暗,香烟袅袅升起,那明暗闪烁的火苗,依稀又化成了半个月前陇西郡公府的那片火海废墟。

李煜“死”了,死于那场大火。

他已下诏赠李煜太师位、追封其爵为越王,以王爵之礼下葬于洛阳,一路遣中使护丧,赐祭赐葬,并大作悲声,为李煜之丧废朝三日。对一个臣子,尤其是亡国降君,如此恩遇前所未有,普天下都已得闻讣告:李煜死了。

然而赵光义心里清清楚楚,李煜并没有死,陇西郡公府上敛出的尸骸少得可怜,阖府上下的人全都不见了。不但李煜一家人不见了,就连徐铉、萧俨等几个迄今仍对李煜忠心耿耿的南唐旧臣也不见了,连同他们的至亲家眷。据查当日李煜就是邀请这些旧臣全家过府饮宴聚餐的,于是他们就在这场离奇的大火中全部失踪,人间蒸发了。

赵光义岂敢让天下人知道这个亡国之君携家带口那么多人竟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逃之夭夭,他一面讣告天下,大办丧事,制造李煜已死的口实,一面着人封锁宋国境内所有交通要道,明察暗访,搜索这些人的踪迹,可是已经过去半个月了,竟然全无消息。

如果只逃走一个人的话,大海捞针一般,寻不到他的下落尚还有情可原,可是这么多人居然全部凭空消失,李煜一个亡国之君,哪来的这般本事?从开封城里,从他苦心经营十年,如今又成为可以调动所有人力物力的皇帝手里,这么多人居然可以从容遁去,城里城外,四方城池荒郊尽皆搜索遍了都找不到他的下落,这岂是一群根本不熟悉汴梁情形的降臣办得到的?

皇城司统领被撤职查办投进天牢了,东京汴梁的城狐社鼠以各种罪名也不知抓了多少,汴梁城所有的监牢都已人满为患,还是毫无线索,赵光义此刻何止是愤怒,还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恐惧:是谁这般神通广大,李煜……到底在哪里?”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