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二百一十七章 人性本恶?(第3/5页)

谷大用听得连连点头,杨凌又拍拍他肩头,语重心长地道:“谷公公,官场上可不能只倚仗皇上的宠信就为所欲为,以后你要谨慎小心,竭心尽力把开海通商之事办好,不但荣华富贵唾手可得,无论今世之权柄,百年后的名声,谁能和你相比?”

他微微一笑道:“你想想三宝太监昔年是何等威风?外廷内廷谁不让他三分?非不世之功不可为倚仗,非不世之功难有如此锋芒啊!”

财富、名声、权柄,一个个美好的未来把谷大用晃得两眼发花,罢免东厂厂督的沮丧顿时一扫而空,只是到江南轰轰烈烈大干一场,也能像郑和一样叱咤风云。

杨凌的警示之言他是真的听进去了,他是跟着李广做过事的人,曾亲眼看着弘治帝最宠信的李广如何从气焰熏天到一败涂地,原以为小皇帝可欺,自掌东厂权柄后戒慎之心渐去,变得目中无人起来,经今日一事,他才悚然惊醒。

谷大用听了杨凌这番心腹之言,心中感激涕零,乖乖地跟着他去了驿馆,唯唯诺诺的被正德一顿臭骂,谷大用已经知道了自己回京后的安置去处,所以只是赔着笑脸打着小心,任由正德出气,也不争辩一句。

正德骂够了又觉的他是为自己办事,虽说事情办砸了,总好过那些对自己的旨意推诿敷衍的朝中大臣,官被撤了,又被骂得狗血淋头,还赔着笑脸不作声也实在可怜,就挥挥手叫他下去了。

杨凌就抚军事宜与正德又商议一番,由正德下旨令巡抚胡瓒代天子探看无辜入狱的一众官员,然后杨凌带着另一道旨意赶往关隘抚军。

大同军方被捕的官员全部释放,即刻官复原职,东厂厂公撤职查办。犒赏三军将士,全军撤回关内休整,回京后皇上将对作战有功将领加官晋爵,边军将士轮番进京与京营换防。这些常年戍守在苦寒之地的士兵们听了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顿时欢喜雀跃,山呼万岁,一时群山回荡,声传长城内外。

虽说军心已经平复,可是边陲重地,终究不敢马虎,杨凌与杨一清计议一番,将荆佛儿、许泰各自安插在两处驻扎有重兵的关隘,这样再加上杨一清、王守仁各守一方,四处重要关隘和大同的杜人国彼此遥相呼应,钳制着其他各处守军,一旦有军队哗变,就可以迅速分割切离从速歼灭,避免事态扩大。

花了两日时光,一切平静下来,皇帝回京就成了眼前头一桩大事,京中谣言四传的消息杨凌也已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这消息已扩散开来,在有心人的传播下越传越离奇,京师人心惶惶,杨凌也怕地方各路藩王起了非分之想。起码朝政荒废太久,终是于国家不利,如果出了什么乱子,大同之功就要一笔抹煞了,又见唐一仙这几日病情已有起色,便启程回京。

皇上出京时是微服私访,如今皇帝在大同大败伯颜的消息在杨凌有心宣扬的情形下,通过官方和内厂的传播渠道也在飞速向天下传扬,皇帝回京就不能悄然而行没有帝王仪仗了,所以车队浩浩荡荡,旗幡招展,堂而皇之地离开大同,向京师出发了……

※※※

崔莺儿昼伏夜出,避过官方层层设防的大道专抄小路,两日后才到了邢庄,经过两日行程,心中又已打定一死以全节义的念头,她羞惭窘迫的心情才算淡了些。

清白被人玷污,红娘子如今最无颜面见的人就是杨虎,可是她若就这么悄悄了结自己性命,杨虎势必要把这份仇算到杨凌头上。

杨凌权柄通天,无论杨虎能不能杀得了他,灞州一地,甚至崔家老寨都有被官兵抄个底朝天的危险,崔莺儿怎肯临死再添一身罪孽?只得硬着头皮,腆颜来见杨虎。

一路上,她也曾细细参详五叔的临终遗言,却终始揣不透“李福达隐身群中”这句话的含义,她在江湖中闯荡经年,可是始终没听说过“群”或“群中”这么个门派或地名,路上曾向当地农人打听,也不得其详,这事儿成了心里的闷葫芦。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