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会师关中(十四)(第3/4页)
晨风,带着萧瑟的寒意,卷杂着浓浓的血腥味。
唐厉半边身子已经湿透了……不过不是被汗水打湿,而是被鲜血浸透。他靠着冰凉的墙壁坐下来,苍白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甚至透着一抹青色。深吸一口气,他撕下了一条衣襟,缠绕在胸前。
“军师,您……”
纪信走上前来,低声的询问。
唐厉一笑,“没关系,只是肩膀被砍了一下而已。
我已经包扎过了……纪信,你莫要担心,我的伤势我清楚,别忘了我曾跟随唐王学过急救。
”
虽然唐厉脸色看上去很吓人,但他侃侃而谈,让纪信多多少少,松了一口气。
“咱们还有多少人?”
“亡三百人,伤六百人……其中有二百余人,怕是无法再战。”
纪信说:“军师,刚才情况紧急,弟兄们都没有觉察。这会儿……大家都好像有点坚持不住了!”
“呵呵,刘季息战,不就是打得这个主意?”
唐厉说:“纪信,去让大家唱歌吧……就唱那首男儿从军行……当年唐王闯此曲,曾在三日之内,走完了五日的路程。如今大家都有些疲惫了,正可唱此曲,以壮烈声势,增加士气。”
男儿从军行,是刘八年之前,前往河南地参战时,传唱下来的曲子。
只不过唐厉一直认为,刘这首歌,于诗律不和,有很多错误。可当时刘笑说,这本就是个俚曲,哪来的许多规矩?怎么唱都无所谓,哪怕是吼出来,只要唱出那气势,就足够了。
嘴上虽然不赞同,可唐厉在蜀郡,还是把这首曲子传到了军中,成为巴蜀军歌。
纪信点头,站起身来,将亲兵召唤来,吩咐士卒们,开始唱歌。
歌声一开始很小,可渐渐的汇聚在一起,竟响彻了天际……
“纪信,我若战死,由你统兵。”
“军师……”
“你听我说,唐王定会派兵增援,但究竟何时会抵达,我却不能确定。
当年,我与唐王在沛县时,时常说笑。唐王曾说过:大丈夫当马革裹尸,一张草席足矣。
想想来,打仗哪有不死人?
我的意思是说,万一我有了意外,你要接替我统领兵马,坚持到唐王抵达;你若战死,也当指定指挥者……至于能坚持到什么时候,那就听天由命了……”
唐厉说话时,断断续续。
纪信仔细的听完后,用力的点了点头。
“扶我起来!”
唐厉说着话,将手递给纪信。
缓缓的,他站起身,刚要迈步……却听到城楼下传来隆隆的战鼓声,紧跟着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呐喊咆哮,回荡天际。万余楚军的声音,压制住了城楼上的歌声。原来,刘邦本想消耗关守军的士气,可听闻那男儿从军行之后,立刻停止休整,下令全军向关发动进攻!
“快看,是对楼!”
纪信闻听一怔,连忙冲到城垛口,向外看去。
对楼,又名冲车,是一种被装甲起来的攻城塔,。一般而言,对楼有五层攻城塔,下面安装有车轮,依靠士卒推动而行。其他四层,装有士兵,可以借对楼高度,压制城中的弓箭手。
不过,刘邦的对楼,很明显是简易的,临时建造而成。
仅三层,高约有三丈多,在百余名士卒的推动下,轰隆隆朝着关行来。
唐厉想要冲上去,可是却连迈步的力量都没有……
“纪信,暂代我指挥,抛石机准备!”
“喏!”
纪信也顾不得许多了,连忙命令士卒做好防御的准备。他手持剑盾,在城楼上观察楚军的动向。
对楼,越来越近……
随着楚军号角声响起,对楼上的士卒,向着关城头开弓放箭。
“兄弟们,抛石机……准备!”
纪信大声吼叫道。
可就在这时候,天边却响起了一种极为奇怪的号角声,马蹄声阵阵,站在城头上,也能感受到那大地的颤抖。纪信不由得一怔,侧耳细听,骤然间,那满是血污的脸上,露出狂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