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章 雒阳烽火纪(终) ( 8512 )(第4/5页)
郑泰先一怔,大叫一声:“不好!”
“公业,什么不好?”
“那传国玉玺,传国玉玺一定是在董家子的手里。”
“那又如何?”
“二位将军难道不明白吗?没有传国玉玺,皇统就无法确立。就算是皇上下旨,没有玉玺,各地诸侯都可以拒不奉召,以为矫诏。不行,绝不可以让董家子带走玉玺。”
废了老半天的力气,不就是为了占据大义,为了皇室正统?
李傕郭面面相觑,突然间反应过来,厉声吼道:“来人,马上给我召集人马。”
没错,是不能放过董俷!
若是那家伙拿着玉玺,可别忘记了,那可是会酿成大祸。
不过,这时候郑泰反倒是冷静了下来。
薰俷根本没有见过董卓,自然不可能拿到玉玺。唯一地可能就是,薰卓早已经把玉玺交给了董俷。那么薰俷从临泾来祝寿,自然也不可能随身带着那一方玉玺。
只希望,那些人可以成事。
不行,这样做却是不太安全……
郑泰眼珠子一转,低声和身边亲随说了两句。那亲随点点头,立刻急匆匆地离开。
李傕郭这时候已经点齐了兵马。
“公业,我们现在就去追击董家余孽,一切就拜托你了。”
李傕二人并不害怕郑泰会闹事,因为凉州兵马几乎被他二人全部带走,他郑泰就算是再有本事,也闹不出什么动静。最重要的是,这京兆之地,除了凉州军之外,就没有第二支兵马。
韩猛李通,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得到消息。
就算得到了消息,他郑泰还不是要靠他二人吗?至于关东诸侯,哈,曹操在河内和袁绍打得不亦乐乎,豫州如今乱成了一团麻。只要杀了薰俷,拿了
大事可成。
这二人现在也不觉得害怕了,安排了几个亲信之后,带着人就从阳开拔出去。
随着李傕郭的离去,阳十二城门缓缓地关闭起来。
郑泰长出一口气,嘴角流露出一抹诡异地笑容。他带着家将走下城楼。不过并没有去皇宫,而是直接回了家。郑泰住在永安门大街上,不算繁华,不过很安静。
回到家,直接就进了书房。
在书房里,坐着一人,年纪约二十三四,身高八尺。生的膀阔腰圆。一脸的忠厚。
种劭正和这人说话。见郑泰进来,两人同时起身。
种劭拱手,一揖到地,“若非郑公,家叔之仇不能得报……当日在南宫时,若非郑公,申甫已成死人。从今以后。申甫必将效死命与郑公,请受申甫一礼!”
写到这里,也许会有人觉得奇怪。
种劭当日火烧南宫门,怎么可能逃出生天?
其实很简单,郑泰早就看出,种拂等人的计策不能成。只是作为死间,却不好出面。
当种拂行动之后,郑泰手持袁隗的印信。找到了种劭。
他劝说种劭尽力忍耐。而后火烧南宫,造成了一个假象,那就是种劭葬身于火海。
种拂果然失败了……
种劭毁了自己的面容之后。就居住在金墉门外的一处宅子,深居简出。
在过去的一年中,种劭按照郑泰地指点,多次与关东诸侯联系。这也就是李儒始终不能找到郑泰蛛丝马迹地原因,这二人依照早先地商议,一年中根本没有碰头。
谁也不会去在意一个陌生人,而种劭,就成了那个陌生人。
种劭感谢完毕,那壮汉则双膝跪地,“多谢郑公,为我家公子报仇。”
郑泰则把那人搀扶起来,拍拍他的肩膀,“文秀聪慧,我甚喜爱之。只可惜薰贼当道,当年文秀出事的时候,我未能给予援手……董曦,你莫要责怪我才好啊。”
文秀,说的是董璜。
这名叫董曦的壮汉,却是和董璜一起长大的伙伴,二人亲若兄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