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贰 第十四章 沈惟敬与小西行长的无间道(第2/10页)
在听完了沈惟敬的讲演后,李如松轻轻地问了三个字:说完了?
说完了。
那就去死吧。
随着一声令下,周围的士兵拉起沈惟敬就往外拖,迎接他的将是一把明晃晃的鬼头斩首刀。
很显然,李如松对于世界和平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即便有,那也是打算用自己手头上的刀枪来实现的。
就在这生死当口,一位叫做李应试的军参站了出来,挡住了士兵,并且对李如松表示,可以将计就计,假意同意跟小西行长谈判,伺机以图平壤城和小西行长的性命。
李如松表示同意。
他派人以沈惟敬的名义告诉行长,自己作为明朝方面援军的总大将,非常乐意接受他的和谈条件。
小西行长自然非常高兴,为表诚意,他派出家臣小西如安来到李如松的大营,表示愿意在数日内,将平壤城交出。
约定的日子是文禄二年(公元1593年)元月初六。
这天,平壤城城门大开,日军将领夹道迎接明军的到来,而李如松也慢慢悠悠地率部做起了接收大员。
就在快到门口的时候,他下达了进攻的命令,目标是所有日本人的脑袋。
然而,小西行长虽说不会打仗,脑子还是有的。
他事先就派人做了详细的调查,知道李如松来朝鲜之前正在宁夏平叛,并且杀掉了已经投降的叛军将领全族。
所以他认定,此人的话不能当真。
早有一手的行长一看大事不妙,立刻下令将城门全部关闭,并且让预先准备好的部队登上城门进入作战状态。
无奈之下,李如松只好撕破脸皮下令攻城,结果打了一小会儿,知道没希望了只得回家。
当然,他还会回来的。
两天后,李如松带领所辖部五万人来到,对平壤城发起了进攻。
平壤城东有大同、长庆二门,南有芦门、含毯二门,西有普通、七星二门,北有密台门,有牡丹峰高耸,地形险要。
而李如松的部署如下:蓟镇游击吴惟忠率领步兵(戚家军)当先,辽东副总兵查大受率领骑兵居后,攻击北部要塞牡丹峰;中军杨元、右军张世爵领兵进攻城西七星门;左军李如柏(李成梁次子),参将李芳春领兵进攻城西普通门。
之后,他又让祖承训所辖部换上朝鲜军的衣服,以去南面的芦门招摇撞骗麻痹对手。
比较戏剧的是,担任芦门防守的,正是投降日本的五千朝军。
最后的东门,李如松表示放弃,留下来给日军作为逃生通道。
为了确保战役胜利的万无一失,李如松还扛上了当时在日本非常罕见的大炮。
既然啥都准备好了,那就开打吧。
当天上午,平壤争夺战正式打响。
面对两倍于己的对手,小西行长进行了相当顽强的抵抗,李如松的大炮炮弹都快把城墙给轰塌了,日军却仍然站在墙头照着爬上来的明军乱砍。
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明军攻不破平壤,日军也赶不走对方,整个战场进入了一个胶着状态,南门除外。
尽管这场战争在朝鲜打起,尽管朝鲜都被打得快没了,但对于很多朝鲜人甚至是朝鲜军人来说,这天大的灾难跟他们没有丝毫的关系。
西北两口三门打得是头破血流,但这五千南芦门朝军依旧在看着城外的风景。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祖承训所率领的部队,接着作出了第一反应——很高兴。
这也不奇怪,因为祖承训部清一色穿的都是朝鲜军装。
要知道,虽然朝鲜人打日本人没本事,但是吃吃自家人还是非常有一套的,南门的朝军误以为来了同胞,认定欺软凌弱的时刻到了,于是大家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打算好好过一把战场砍人的瘾。
祖承训倒也不含糊,一挥手就下令冲锋。
要说朝鲜人脑子真的不错,才一接触就明白了那不是自己的同胞,而是大明王朝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