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第4/16页)

从齐国威王、宣王的时候起,驺衍这一类人论述著作金、木、水、火、土五德终始运行的学说,等到秦国称帝就有齐国人奏上这种学说,所以始皇帝就采用了。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终都是些燕国人,羡慕并且仿效古人的神仙之道,主张人老死精神可以解脱形体变化成神仙,所说的是依仗于鬼神的一些情事。驺衍用阴阳交替可以主宰王朝命运的学说在诸侯各国显名,燕国、齐国一带近海地区的方术之士传授他的主张不能求得通达,可是这样一来怪态迂腐阿谀奉迎苟且偷合的人们从此就兴盛起来,数也是数不清了。

自从齐国威王、宣王、燕昭王开始,就不断派人到海上去寻找神仙居住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山。这三座神山,据人们传说是在渤海当中,离开人的聚居地不太远,祸患将要到达这里,就会有风把来船牵引而去。大约曾经有人到过这里,各种仙人和使人长生不死的药物都在哩。这个地方的禽兽等生物都是白色,而它的宫室门阙都是用黄金白银建造的。还没有到达的时候,远远的望起来好像一簇云;等到人到达了,这三座神山反倒沉居在水面底下。快要临近这三座神山,风就会把你引开去,最终也没有谁能够到达。各国的国君没有谁甘心会不能到达。等到秦始皇兼并了天下,巡视到了海上,就有方士来讲述这件事情的人多得不能尽数。始皇帝自己思量到了海上又恐怕不能抵达三座神山,派人只携带些童男童女进入海区去寻求。船开始进入大海当中,都以有风作为借口,说没有能够到达,只是望见了而已。第二年,始皇帝再次巡游海上,到了琅笽山,经过恒山以后,从上党郡回来。以后的第三年,巡游碣石山,察问了进入海区的方士,从上郡回来。以后的第五年,始皇帝南巡到了湘山,接着登上了会稽山,乘船靠着海岸北上,希望能够遇见海中的三座神山和得到这里所产奇妙的长生不死之药。没有能够得到,回来的途中到了沙丘地方,逝世了。

秦二世元年,往东去巡视到了碣石山,靠着海岸往南,经过泰山,到了会稽山,都设了礼仪祭祀,又在秦始皇所立的石碑文字旁边进行刻写,来表彰秦始皇的功德。这年秋天,各地诸侯背叛秦朝。三年,秦二世就被杀死。

秦始皇进行封禅活动以后的第十二年,秦朝灭亡。各个儒生痛恨秦朝焚毁《诗》《书》,诛杀文学之士,百姓们怨恨秦朝的酷法,天下就背叛它,都谣传说:“秦始皇上泰山的时候,被暴风雨所袭击,没有能够举行封禅典礼。”这难道不是所说的没有相应的德行灵验而要去进行封禅的那种情况吗?

从前夏、商、周三代居住的中心地带都在黄河、洛河一带,所以嵩高山成了中岳,而四岳各在它所说的方位,四条大河都在崤山以东。到了秦国称帝,建都在咸阳,那么五岳、四条大河就都一并在东方。从五帝以来一直到秦朝,时而兴时而衰,名山大川有时候在诸侯掌握中,有时候在天子控制下,对它们祭祀的礼仪有增有减各个时代都不相同,记也记不清。等到秦国兼并了天下,命令祠官所经常奉祭的天地名山大川鬼神才能够按次序加以叙述。

于是从殽山往东,名山有五座,要祭祀的大川有两条。五座名山叫太室。太室,就是嵩高山、恒山、泰山、会稽山、湘山。两条大川叫济水、叫淮水。春季用干肉、酒为祈祷一年的农事收成进行祭祀,随即就解冻了,秋季又冰冻了,冬季为酬报神灵祈求保佑而进行祭祀。各个季节祭祀的时候宰杀牲畜是分别用一头小牛,其他盛在器皿中的牲畜和玉、帛就各自有所不同。

从华山往西,名山有七座,名川有四条。名山叫做华山,薄山。薄山,就是衰山。岳山,岐山,吴岳,鸿冢,渎山。渎山,就是蜀郡的岷山。水道叫做黄河,在临晋祭祀;沔水,在汉中祭祀;湫渊,在朝那祭祀,长江,在蜀郡治所祭祀。也是在春秋季节解冻冰冻时候祭祀并在冬季酬报神灵祈求保佑,和祭祀东方的名山川一样的;而杀牲用的小牛、盛在器皿中的牲畜、玉帛就各自有所不同。四座高大的山鸿冢、岐山、吴岳、岳山,都有用新谷作祭品的尝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