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第6/11页)

所以古代帝王根据人的情感性格,考察天地度数,制作礼义,融会阴阳的调和,引导五行的转运,使阳气不散失,阴气不封闭,刚气不愤怒,柔气不恐惧,阴阳刚柔四气通畅在心中,发出音响表现在体外,都按着各自位置不互相侵犯,然后根据等级设立乐教,扩大音乐的深度和广度,体会音乐合谐的意境,用来效法德性修养深厚的人。分类比较乐器大小的名称,排比羽声结束、宫声开始的顺序,用五声十二律象征人事行为,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的道理都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说“音乐的观赏,蕴涵很深刻呀”。

土地过度垦植,那么草木就不生长了,湖水过分搅扰,那么鱼鳖就长不大了,天气衰竭,那么生物就不繁育成长,社会动乱,那么礼仪废弃同时音乐荒淫靡滥。所以这种音乐的声音哀伤而不庄严,有欢乐而不安定。傲慢轻佻就会触犯礼节,流连沉湎就会忘了根本。声音缓慢就含容奸伪,声音急促就思念利欲,感染淫荡邪僻的气质,泯灭行善平和的德性,所以有修养有道德的人轻视这种音乐。

凡是奸邪的声音感动人心,就有违逆不顺的气息与它应和,这种违逆不顺的气息人们学习成为习惯,于是淫靡的音乐就流行了。中正平和的声音感动人心,就有顺畅的气息与它应和,顺畅气息的人们学习成为习惯,调和的音乐就流行了。唱和都有感应,偏邪不直,平和中正,各自分别都有感应,天下万物善恶真伪的道理,也是根据类别而互相感动。

因此,有道德修养的人,本着性情来调和他的心志,选择正确的种类成就自己好的行为。奸邪的声音,杂乱不正的颜色不在耳朵眼睛里保留,淫靡的音乐,废坏的礼仪不在心意中接受,懒惰傲慢邪恶乖僻的习气不在身体内保留,使耳目鼻口心智各部分肢体都接受和顺正直的事物,用来施行仁义的美德。然后用声音表达出来,用琴瑟文饰美化,用盾牌、斧钺舞动,用羽毛、旄牛尾来装饰,用萧管来跟着应和,振奋崇高美德的光辉,鼓动阴阳刚柔四种气息加以调和,用来显示天下万物符合天地规律的道理。所以音乐清澈明亮,象征天的清朗,音乐雄浑深沉,象征地的厚实,乐章有结束有开始,象征四季的变化,周转反复象征风雨的回旋;五种颜色编织成图案并不混乱,八方乐曲按音律演奏并不走调,一百种刻度符合一定序数就有常规;小月大月配合相辅相成,结束开始轮回产生,一唱一和声音清亮混浊,律吕互相更替变化就有规律。所以好的音乐流行,人道伦理就澄清了,耳朵听得真切,眼睛看得明白,血脉气息调和平稳,改变风俗,天下全都安宁了。所以说“音乐就是欢乐呀”。有道德修养的人喜欢获得道德的修养,奸邪的小人喜欢获得欲望的满足。用道德修养节制欲望的满足,那么欢乐但不淫乱;用满足欲望忘却道德修养,那么就惑乱并且不得安乐了。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本着性情来调和他的心志,推广音乐来促进教化,音乐流行使百姓向往道德修养,这样就可以观看了解他的德性了。

德性是人性的根本,音乐是德性的花朵,金石丝竹是音乐的器材。诗章是表述人们的心志,歌唱是咏叹人们的声音,舞蹈是挥动人们的形体。这志、声、容三种都根据人的内在心性表现出来,然后音乐的气息才跟着形成。所以情感深厚就表现出文采明显,气息盛大就显示天下都安宁,调和顺畅聚积在内心,而鲜艳花朵萌发在外面,只有音乐不可以弄虚作假。

音乐是人的心理活动,声音是音乐的形象,文采节奏是声音的修饰。有道德修养的人内心萌动感受时,用音乐来表现,然后整理音调节奏进行修饰。所以《大武》之乐首先击鼓用来表示警戒,舞蹈先向前走三步,用来表示所往的方向,二次开始向前走步,用来显示武王再次兴师伐纣的情事,最后结束演奏用来表示整饬凯旋,舞蹈动作矫健迅速但不过分急疾,歌唱节奏非常清雅幽深但不含混隐晦。欢乐自己有德能伐纣的心志,而不厌弃仁义大道;全面推行这一大道,不是私图自己的贪欲。所以人本来的性情表现出来以后,理义也就树立起来了,音乐演奏结束以后,所表现的德性便受到尊重;有道德修养的人因此更好多做善事,邪恶缺德的小人因此就会改正过错。所以说“教养百姓的方法,音乐是最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