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一章 上海:殖民者后裔的狂欢(第2/2页)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我谢过李厚,回到了饭店。黄昏时,从窗口眺望外滩,幢幢大楼华灯齐放,倒映水中,一片辉煌。“外滩”的英文词“Bund”来自北印度,本义是河流的堤岸或海边人行道。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后,英语就吸纳了这个词,然后这个词又跟鸦片一道,被英国人带到了上海。今天晚上,这些殖民者的后裔,将为这座城市一掷千金,点亮和平饭店那些华丽的灯饰。这些灯饰通常只在特殊的节日才会被点亮,比如中国的春节和国庆节。

虹口公园里的鲁迅铜像

远远地,我看见出租车频繁出入和平饭店,狂欢客纷纷从车上下来。于是,我连忙出门跨过苏州河上的一座桥,混进了他们的队伍,与几对夫妇一同走进和平饭店的旋转门。

派对在八楼举行,门口有领班,凭请柬才能进入。我可没有请柬,而且我的紫色风衣,与那些狂欢客的衣冠楚楚也很不协调。于是领班把我揪了出来,示意我站到一边。不过,我早有准备。我向他出示了香港记者证——我正为香港的一家英文电台工作,参与一档与旅游相关的节目制作。为了让我看上去更可信,我还在脖子上专门挂了一部相机。这领班大概没有想到电台记者其实是不用相机的,反正他一挥手,就让我进去了。这样我就加入了这个由五百多人组成的狂欢组织,加入到这些穿着晚礼服的绅士淑女当中。

一开始,派对的音乐由和平饭店的老年爵士乐队演奏。乐队成员都七老八十了,虽然现在还能演奏《查塔努加火车》,但毕竟年龄不饶人,几首曲子之后,就换上了一支摇滚乐队,他们演奏了吉米·亨德里克斯的两组曲子。气氛逐渐浓烈起来,我只象征性地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就手舞足蹈地加入到这场狂欢中了。狂欢一直持续了一整夜,第二天中午,我登上一艘轮船,继续北上。

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团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