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一百六十章 南屏山工业园(第2/3页)

服装和星星厂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唯一基本可以算0污染的就是那家仓储物流。

这么多污染厂家凑在一块,就在南屏山脚下,后续还会引进更多的工厂,那这座南屏山还要不要了?

卯足了劲生产,用不了十年,南屏山恐怕真的会变成一座‘荒山’。

“找你来就是说这个事。”

花老二说:“市里批地之前,也想到了污染的问题。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工业,污染嘛,避免不了,所以在选在这一片荒山,但是市里的意思,也不能无底线的放任。市里希望我们第一批入驻的企业,能成立一个‘管委会’之类的机构,负责南屏工业区的日常管理,包括污染治理。”

“企业自己管理?”赵泽君一愣:“不是政府牵头?”

“白市长的意思是,政府尽量少干预,企业自行调节,政府方面只负责监督和检查处理。”

“那你找我来什么意思?”赵泽君问。

花老二说:“你是南屏工业区最早的开拓者啊,你不参与管委会哪行?再说了,白市长还特意提到了你,说你们星星厂为市里做了很大的贡献,光是妥善安置残疾人、下岗工人这一块,哪怕不算经济账,只算维稳账,市里也要感谢你。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管委会没有你哪行?”

赵泽君想了想,笑道:“看来我想跑也跑不掉了。”

“又不是坏事,你跑什么?”花老二压低声音,“我听出市里的意思了,这个南屏工业区将来很可能作为苏南省试点工业区,类似沿海的某些工业区,市里大力扶植,政策优先。你别看现在管委会就是个空壳子,可真到发展起来之后,管委会的权力恐怕比你我想象的要大得多。”

“二哥,你也别高兴太早,权力大,责任也大。”赵泽君说。

……

……

开发区大部分地方还是一片荒地,第一批入住企业的负责人和代表第一次碰头,还是借用星星厂的新会议室。

六家企业,赵泽君、花老二,做电缆的何总赵泽君在尚荷也有过几面之缘,做服装的廖总是从江浙一带来的,家族企业,和花老二有不少业务上往来。

另外一家电子元器件的孔总生意不算太大,也就一两个亿的规模,虽然素未谋面,但久闻泽联科大名,对于赵泽君的互联网事业很是推崇。

最后一家做物流仓储的,负责人姓巴。

一个很少见的姓氏,和在场的人都不熟,连花老二和对方也没见过几次面。对方以前的业务主要在沿海地区,这次有意朝内地发展,想在建武市建立一个大型货运仓储中转中心,辐射整个苏南省,正好赶巧,去市里跑关系,遇上了南屏工业区启动,就被市里分到了这里来。

赵泽君对巴总本人不熟悉,但是对于他所在的公司,再熟悉不过了。

巴总代表的公司,叫做‘顺丰速递’。

第一次碰头会上,花老二主持会议,确定下来了委员会的大基调。

委员会不设‘领导’岗位,采用联席投票制度,任何委员会的决策由全体投票决定,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目前六家企业都是委员会成员,以后成员根据新入企业的规模、影响力,以及之前委员会的投票表决。

委员会人数理论上最多不超过11家,入选委员企业理论上需要在工业区的全部企业中,纳税额在前30%,如果有委员会企业一年内遭受到政府在安全、税收等方面的处罚,将自动退出委员会。

委员会成员制定每年的安全保卫、污染防治方案,交上级政府部门审批,有义务负责筹款。

最后一共拿出了11条委员会大规章,作为南屏工业区企业管理委员会最早的制度大纲。

此外,委员会联名向市里‘请愿’,希望尽快修一条从工业区边经过的省道,最好是由市里出面,在省里未来的高速、国道的规划中,争取有利条件。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