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三十章 赵泽君的三板斧(第2/3页)

国内一份在互联网行业很有影响的杂志《中国电脑》在本期的专家访谈中,收录了大陆Web2.0之父李明然教授的一段话。

和博客大火不同,这段话倒是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互联网是一个能创造奇迹的行业,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批‘未来可能的行业巨头’,今年稍早一些时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新推出的CTC网站,淘宝网,也同样被认为有巨大潜力,有机会步入互联网霸主行列。

仅仅2003年,除了博客中国和淘宝网,被认为有未来巨头潜质的,至少还有两三家。

天才多如狗,大多半路夭折,只有能走到最后的,才是有机会问鼎天下。

值得一提的事,博客关注数量增长最慢的,反而是最初几天关注数量最多的一批人:网络小说作家。

包括于哲和泽阅几位当红大神之内,从第二周开始,博客关注数量增长趋势明显降低,和博客中国平均关注增长速度之间拉开了一大截。

这也证明了网络上专家之前对网络小说行业的判断:这是一个边缘的互联网行业,无论是盈利还是流量,都不够资格和主流行业同台竞技。对于赵泽君而言,泽阅是一个起步推动器,目前推动器的功率基本达到了最大。

这一点赵泽君更是心知肚明,在博客火起来之后,泽阅中文网已经没有资格再充当主要的流量发动机、推动器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泽阅的主要任务,又回到了它最初的面目:发展扩大网络小说行业。

作为泽阅的创始人,网络小说之父,赵泽君想得更深一层。十年一轮回,在经过十年发展,十年扎实的内功修炼之后,应该终有一日,泽阅中文网,又能焕发出新一轮夺目的光彩,升级成为互联网主流行业。

对于博客的火爆,泽联科上下沸腾,包括吉安娜在内,事先都没有料到会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吉安娜近期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果然是个神奇的国度,互联网产业的圣地。

唯独赵泽君本人,很快的就从喜悦中恢复了平静。

博客大热,在他看来这是注定的,即便他不做,在这个用户渴望自我表达、彰显个性,渴望进行网络社交的年代里,只要再过上一两年,自然而然会有一大批博客兴起。

没有赵泽君,也有李泽君王泽君,没有泽联科,也会有博客网,会有新浪、网易等等一批博客。

一句很俗套的话,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逆之者亡,而顺之者,则昌。

站在历史潮流的浪尖,一头猪也能腾飞上天空。

赵泽君最大的优势,就是清楚的掌握了历史潮流。

在潮流没有到来之前,即便最有眼光的互联网专家,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确定博客项目一定会火,没有任何一家有规模的公司,敢于向赵泽君这样,倾尽全力。

但赵泽君可以,他能够义无反顾,毫不动摇的‘孤注一掷’。

因为他事先知道,这场赌局,色盅下的点数,在开盅之前,压上的每一分钱,等到揭开色盅后,都将获得巨额的回报。

可以说,他之前一年多的各种准备,所做的互联网相关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这一天做准备,让他的博客中国,一举成为国内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博客。

目前看来,暂时做到了。

这是先知带来的巨大优势。和他一起做博客的人,没有他的资本和宣传力度;有宣传力度的公司,没有他对未来精准的把握,所以他能够提前一两年时间,率先带领博客中国占领制高点。

那么接下来,最大的先知红利已经用完了。

博客中国像是一个先驱者,为后来人探明了道路。可以预料,用不了多久,国内就会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博客网站。

甚至三大门户网站的博客,也有可能提前问世。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