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四百八十二章 明星(第2/2页)

导演就是这样,总觉得钱不够用,还有很多设想没办法尝试。

李桉的第一部剧情片只用了四十八万美金,他最新完成的好莱坞电影用了三千五百万美金,实际上,你给他多少钱都能花完。

所以,剧组里才需要制片人和监制的存在,就是为了阻止导演超支。

演员试镜是一个繁琐的过程,投资越大的电影项目试镜就越严格,要对投资负责。

一部投资两百万人民币的小成本电影,很容易就能确定下演员,《卧虎藏龙》的投资超过八千万人民币,自然不能儿戏。

大制作的影片试镜一般分为三轮。

第一轮是初选,主要看演员的基本功,把那些心理素质差的,表演经验不足的先刷下去。

第二轮是复选,演员要表演大段的情节,看看演员的可塑性,是不是适合角色。

第三轮是终选,这时候要为演员做造型,上妆,穿上戏服,拍照,看看是不是上镜,有没有主角的气质,还要和其他演员搭戏。

这是非常严格的过程,不是说和导演聊聊天就行的,除非是超级巨星才有那样的待遇。

对于李慕白这个角色,前两轮可以取消,直接进入终选阶段。

周润法和陈道明两人各有优势和劣势。

周润法在好莱坞拍过电影,在美国有一定的知名度,陈道明熟悉剧情,演技更胜一筹。

这不是说周润法没有演技,香港的这帮明星普遍没有受过专业的表演教育,大部分是电视台的艺员培训班出身。

香港电视台的艺员培训班比较有名气,学制基本上是半年左右。

前三个月学习表演的基础知识,后三个月到电视台实习,其实就是跑龙套。

在香港这种效率至上的社会,能够学习三个月的理论知识就不错了,可三个月能学到什么,这种速成的训练方式效果并不理想。

香港的明星更多是在后来参演影视剧的过程中磨练出来的演技,所以这些香港大明星在早期的电视剧里演技都不怎么样。

其中有人通过磨练演技越来越好,有人则一直停步不前。

举个例子,梁超伟碰到王家味之前,演技只能说是尚可,在王家味的磨练下才成长起来。

反正在香港,偶像明星混得开,演技反而没多少人重视。

周润法的演技在香港还算不错,可和陈道明这种京城戏剧学院科班出身,又经历过多年打磨的演员相比,就显得逊色了。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