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那谭家祖宗真是显错了人,谭家谁不比他强啊,父亲就不说了,满腹经纶德高年劭,二弟师承父亲学问品行无须多言,三弟天资聪颖足智多谋,祖宗显灵在他们任何身上都能让谭家声名远扬,比显灵在他身上强多了……
莫不是祖宗喜欢显灵在弱的人身上?那也该是汪氏啊,汪氏生了世柔都多久了,肚子到现在也没个动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祖宗不关心子嗣的。
祖宗真要显灵,怎么也轮不到他身上。
可此事此事不是祖宗显灵的话,也就说,国子监的先生眼神有问题了。
等再看谭盛礼桌上的信,他心情就很复杂了,谭盛礼收到了国子监祭酒的信,祭酒邀请谭盛礼入国子监做先生,教哪门任由谭盛礼选,诚意满满,要不是信封镶金印着国子监三个大字,他以为是哪间私塾呢,要知道,国子监乃朝廷所建,能入国子监做先生,何等荣耀啊,换作以往,谭振兴会为谭盛礼拍手欢呼。
而此刻,他高兴不起来。
他给谭盛礼研墨,试探地问了句,“父亲要去吗?”
他觉得国子监名不副实,谭盛礼去教书简直砸自己招牌,谭家一步一步走来不容易,名声于他们极为重要,此事需三思而后行。
“振兴觉得不妥?”谭盛礼抽出白色宣纸,准备给祭酒回信,随口问了句。
谭振兴低下头,实话道,“儿子觉得读书人过于捧高国子监了。”作为最高府学,国子监的学生才高八斗显而易见,但先生似乎差了点,就冲他们评自己的经义考卷为最优就看得出来,经义有几道题他不懂,依着习惯写了些诗上去,莫名奇妙竟是最优,阅卷官再喜欢自己的诗也不该在这种大事上偏袒他吧。
弄得他到现在都不敢出门,不怕其他人质疑,就怕其他人深信不疑来问他那几道难题,答不上来不是丢脸吗?
“哎……”他叹了口气。
谭盛礼放下笔,来了兴趣,“此话怎讲?”
国子监凡五品及其以上官家子弟才可入学,旨在研求实学,经世致用,继承父业,报效朝廷,然而随着文官当道,科举成为国子监的目的,学生们追名逐利,先生亦为科举名声所累,再无往昔纯粹,否则以薛夫子的才学人脉,怎会拘于学堂而不入国子监呢?
谭盛礼诧异谭振兴竟看出些苗头,这可是谭振学和谭生隐都没看出来的呢。
谭振兴脸红,羞赧地看向别处,低低道,“这场经义考试,儿子答得不好,有几道题不会做,不想留白,就写了几首诗文作答,国子监先生竟评我为最佳,想来沽名钓誉没有真才实学。”
考卷不留白是他的习惯,不会做的题以诗文作答也是他的习惯,最初他是抱着侥幸,希望他的诗文能得阅卷官亲睐从而给他个好的名次,谁知愿望成真,他反倒瞧不起阅卷官做派了,大抵他骨子里还是有谭家人那份正直吧,不喜欢弄虚作假。
谭盛礼:“……”他怎么就以为谭振兴开窍变聪明细心了,宁肯信大阳打西边出来也不该信谭振兴会留意这些,他深吸口气,完全不想搭理他,然而又怕谭振兴喜怒形于色让人误会,摆手道,“去把你不会做的题以及你写的诗默下来我看看。”
国子监的先生们饱读诗书,祭酒学识更是无人能及,岂能让谭振兴看轻。
不多时,谭振兴就默了试题和‘答案’来,谭盛礼扫了眼,“这诗是临场发挥?”
“是。”
谭盛礼再认真看,大概明白经义先生为什么称赞谭振兴了,不是谭振兴回答得多准确,而是他以诗作答很巧妙,这几道题,让陌生的私塾夫子看绝对会被判回答错误,但国子监的经义先生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不拘泥于任何形式的考卷,且谭振兴的诗说和题沾边又不沾边,模凌两可,这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回答,正确错误全根据阅卷官的胸襟学识来。